因为正是藉着基督的受难、死亡和光荣的复活,我们才能脱去旧我,穿上基督,度一个美好、鲜活而又神圣的新生命,即与基督一起进入永恒。
藉着恭敬而又简洁地把圣体迁供到合适的地方,让众信友能跟耶稣一起「醒寤祈祷」,至少「一个时辰」,自由的、安静的祈祷、默想耶稣的苦难。
为此,我坚持强调基督徒和穆斯林一起促进关怀、和平及公义的重要性,表明每个国家都必须确保公民和宗教团体享有实际的敬礼自由。
我就请她给我帮忙,跟我一起搞文字福传。从去年夏天到现在,她向“信德”发送新闻、福传、见证稿件7篇均有幸被报社采用,发送各类图片几十幅,报社采用10余幅。
于是,分布在全世界,且在同一时刻藉着朝拜至圣圣体聚集一起的教会,共同沐浴在天主仁爱的光辉之中。只有精神才具备抽象的能力,同一时刻,一起心跳所呈现的爱与祝福,示现一种纯粹的信念,于是,地变成了天。
中午,教宗同巴西的枢机们、巴西主教团成员及巴西的主教们在总主教府共进午餐,傍晚7点半在里约的科帕卡巴纳海滩与青年们一起参加守夜晚祷。
教宗也邀请信徒在十月份在家庭中一起诵念玫瑰经。 教宗的要理讲授从梵二《教会宪章》中的一句话谈起:依圣盎博罗削的意见,天主的母亲,因其信德、爱德及与基督完美结合的理由,是教会的典型。
我们内心能感受到的东西,让我们体会人和人在一起时,在人生的旅途上相互支持的美妙感觉。然而,感受到深切的预约的基础是上主的临在-在家庭中的,主的显现和祂的大爱,是欢快的,慈悲的,对所有人充满敬意的。
仁慈的天主答允了她的祈祷,有一天她的母亲突然对女儿刘德兰说:好了,我想通了,我要进教,我和你爸一起进教!可以想象刘德兰的心里是多么的高兴!
因此之故,梵二大公会议以后,教会对此作了适当调整,不再要求“望弥撒”或“听弥撒”,而切愿教友积极地“参与弥撒”;不要再像局外的哑巴观众,高兴了就多“看”一会儿,却要意识到自己和神父一起在举行弥撒,实际地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