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我当时即刻反应乃“我坚信天主至公至义”,无意之中我却很害怕,我头脑里的天主像是一位“严父”,幸亏后来随着读圣经以及祈祷,我心里的天主肖像逐步有所改变,我开始明白如玛6:24-34所说,天主圣父、创造万物之主希望我们体会祂如何渴望和我们分享创造之美
通过分享交流,根据大家的一致提议形成了一份生活公约:(每天)早晚祷、玫瑰经、拜圣体5至10分钟;(经常)积极参与弥撒领圣体;(至少)半年一次告解,读圣经每天两章。
每当我心烦意乱、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要以天主的圣言充满我心;在我困难的时候,打开圣经任选一段,特别神奇的是,这段圣经就恰恰合我的心,然后仅仅去读,默想天主的话,闪烁着光芒,我的心会顿时舒展
她劝我去读,还推荐了《第四度空间的细节》这样的儿童文学评论书籍给我,建议我仔细去了解在儿童文学中存在的对世界的纯净认识,说这些对于作好教育将会有很大很大的帮助。
梵二大公会议在“阅读圣经的劝语”章节中这样告诫我们:劝告所有的基督信徒,要藉多读圣经,去学习“耶稣基督高超的知识。”(斐3:8)欣然去接近圣经,要记住!
接待人员并不是单凭热心就能做好这项工作,他们更需要多读圣经,接受教会的培育,提高自身的素质,然后才能成为通传天主救恩的管道,在讲解时有理有据,服务时热情、耐心,成为成功的福传者,把耶稣带给别人。
近读“信德”副刊登载“扬州的两块拉丁文墓碑”一文,获悉1951年扬州拆城筑路时,文管会专家耿鉴庭先生在南门城根里发现了两块元代的拉丁文墓碑,以及一块刻有汉文的残存圣井栏,上镌“圣井,至元二十六年(1289
每天晚上进餐之前,我们会读一段当天的福音,然后由在场的一位志工或神父进一步解释说明其中的含义。
当时父亲正在上海震旦大学读医科,他参加了十九路军的救护队,在前线抢救伤员,战争的残酷让他每天看见许多年轻的战士在和日本侵略者的拼搏中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生命竟如此脆弱,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至此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开始放弃了我爱读的无关教会的一切书籍、报刊,推掉了一切不必要的交往和应酬,每天抱着圣经从头一页一页地、认真地读,一边读一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