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见证信仰、做光做盐不仅需要我们加强祈祷、多行克苦,更需要我们力行仁爱的善功。教宗2008年的四旬期文告中写说:“四旬期激发我们重新发现天主的慈悲,好使我们对弟兄们也变得更慈悲”。
段公见义勇为爱人如己的博爱情怀,赢得了稷山一带民众对天主教浓厚的兴趣,经过他不厌其烦地讲授基督信仰,很多人都愿意领洗进教事奉天主。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数都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教宗和宗主教承认:应该坚定不移地对抗饥饿、贫困、文盲和财富分配不均。我们的任务是努力共建一个公平与人性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受排斥或被边缘化。
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早上都要先念完早课才能去吃饭,晚上一家人总是通功念经,玫瑰经、苦路经(早、晚课都是父亲口传口教会的)一个不少。
所以,在将临期,每一位教友都要反省自己的生活,加倍祈祷、热心行善功、做克苦、积极参与弥撒、办妥当告解,让将临期的每天、每时、每刻都是醒悟祈祷、悔改自省的时刻。
漫长的四旬期乃是让我们通过守斋、克苦、祈祷、作补赎、哀矜施舍行爱德等善功不断促使心灵的净化与圣化,在节制饮食、减少娱乐的同时,借着长久的祈祷、静默、认真反省自己的灵修状态,究竟是进步?是原地踏步?
由于编著经文的作者受时代背景的局限,大都用当时流行的文言形式,虽然内容真切全备,但对文化不高的普通教友来说则显得过分高雅艰涩,因此便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加上传统习惯影响,好多教友难懂其中奥义,只能有口无心地机械诵念
第二天清晨,她留恋不舍地离开教堂去上学,因为她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耶稣,当然也是因为遇到了一位善良而好学的朋友——瘦高个修士。
这是你对我的恩宠,而我拥有这无价的恩宠,不是因为我立了什么善功,因为善功得的是工价;也不是因为我比旁人聪慧,而是因为我的弱小与不起眼,你从高位上推下权贵,却提拔了弱小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