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特里尔教区阿克曼主教(S.Ackermann)告诉德国《特里尔人民之友报》,圣事提供修和的机会及一个新开端,教会须更热情和坦诚来面对许多夫妇和家庭的具体现状。
700-733年,圣日曼谘·欧克塞(St.GermanusofAuxerre)倡导“经由玛利亚去寻找天主”的卓见。(杨彬/摘刘嘉祥/译)
英国纽曼枢机曾写过一段非常感人的祈祷诗句,其中充满对天主以爱还爱的情愫:我堕落,你并不责斥。你不计较我的一切罪恶,仍要爱我,善待我、保护我、领导我。
他对自己濒死体验的描述纪录在菲力普.伯尔曼的著作《回家之旅》中:我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全都融合在一起。时间似乎已停滞,过去、现在、未来对我来说已完全融合在没有时间概念的一体中。一刹间我看到自己整个一生。
数年后,理查德∙费曼[4]在重申这一说法时强调指出:“诗人们说,科学剥夺了星辰之美,将它们说成由气体原子组成的球体,仅此而已。仅此而已?殊不知,我也会为沙漠夜晚的星空而感动!
兴奋的米纳.塔曼格(MeenaTamang)对天亚社说,她在教导子女如何向主教打招呼前,自己必须学会怎样做。她又说,国内大部分教友都祇是神父晋铎礼上才见到来自邻国印度的主教。
后来他又在沙漠的腹地———达曼拉瑟,造了他隐居的小屋。 小兄弟会的小屋,就像纳匝肋的许多房子一样,就像世界各地在街上随时可见的许多小房子一样。 那时他是否已经放弃了退修生活呢?
加里·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中指出,人们表达与接收爱的方式各有不同。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差异,就容易误解彼此的需求,导致关系中的疏离与伤害。
一九九五年时,已获得世界宗教和平会议颁授《菲利亚》奖,赞扬他在澳洲的宗教工作上的远见和主动性的努力。何理神父的铎职生涯,可算是廿世纪寻求和平的纪功碑,也是教会对世界使命和对天下为公的见证。
我来领这个奖是为了缺衣少食和无家可归的人,为了瘸腿的人,为了盲人,为了麻风病人,以及整个社会中那些没人要的、没人关爱和没人照顾的人,那些已经成为社会的负担和被其他人避而远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