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勉励青年效法圣若望保禄二世和圣女傅天娜的榜样,加入慈悲的学校,不指责他人,不相互争吵,拒绝毁灭。教宗最後说:我们不要以更大的仇恨战胜仇恨,不要以更大的暴力战胜暴力,以更大的恐怖战胜恐怖。
最後,若亡者生前基於反对基督信仰的理由而公开表明将自己遗体火化并把骨灰撒入大自然界,教会则依照法典条文拒绝为其举行葬礼。
教宗表示,有些人满口答应,事事赞同,手腕非常圆滑,真正的意思却是拒绝。他们允诺将改变一切,其实是为了让一切保持现状。这就是「言词空泛的抗拒」。
教宗因而勉励我们竭尽自己的所能,拒绝轻易屈服,始终遵行上主的旨意。
这样的人是一份恩典,一份无价之宝,一个天主所喜爱和记得的人,尽管他遭到人的拒绝。教宗继续表示,我们与别人的正确关系在於以感恩之情承认他的价值。
拒绝别人,归根究底是自私在作怪,在民众主义的煽动下又加以发挥。面对这种心态,我们急需改变态度,克胜冷漠,放下畏惧,好能慷慨地接纳那些前来敲我们心门的人。
教宗方济各谈到犹达斯遭到司祭和长老们拒绝的主题时,曾说:犹达斯被抛弃了,牧人们没有接纳这个悔过的叛徒。
只要把心放好的话人人都会说,是否能够言行一致才是检验真伪的试金石,不敬白赐恩惠的天上恩主,不爱朝夕相处的兄弟姊妹,不做扶弱助残的救人善事,拒绝接受他人的诚挚劝告,都绝对不是心好的象征。
相反地,大家都该穿上谦卑作服装,彼此侍候,因为‘天主拒绝骄傲的人,却赏赐恩宠给谦逊的人’(伯前五5)。这谦卑为何是必要的呢?
天主赠送给明白了这基本真理的人一个世界上最美的使命,即爱弟兄姐妹,宣讲天主不拒绝任何人的慈悲。这就是我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