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个响当当的革命英雄。文革期间,从塘沽盐场回来一个天主教神父,没有落脚处。神父是本地人,但他8岁离家修道,如今将近六十岁。父母离世多年,两个哥哥在外地谋生,可以说,没有一个近亲。
弥撒结束后,数百个孩子鱼贯走出教堂,他们之间即使有说话,也是把声音压得极低,所以整个教堂没有我们在国内常见的弥撒散去时的嘈杂声。这令我非常惊奇,因为他们还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
1991年,从太原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了处于南郊的小店,随之在小店安了家,每当我和爱人一起漫步大街小巷,我的目光总是在寻找着一个地方——教堂,可是,一直没有找到。
服务麻风病人的三位圣家会修女2003年10月到2004年7月,我在香港一所中学进行牧灵实习。在此期间,我曾几次经罗湖海关到深圳及其周围一带观光游玩。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有序操作,高3米,重达7000多斤的圣母塑像被安放到提前准备好的底座上。顿时,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吊车司机樊师傅和他的两个徒弟收拾好工具,准备开着他的8吨大吊车离去。
这件真实的事情发生在贵阳市我的侄儿付继元家。2000年9月7日上午,付继元和妻子吴云上班时把6岁女儿文文锁在五楼的家里,小两口临出门时对文文说,你在家好好呆着,我们10点钟就回来了。
(梵蒂冈电台消息)南美洲乌拉圭驻圣座新任大使胡安·卡约塔·撒佩蒂尼六月三十日向教宗本笃十六世呈递到任国书。教宗向新大使致欢迎词,特别强调人类家庭和生命不可放弃的价值。
隋修女的家人在答谢词中也特别感谢泗县教友尤其是徐瑞霞修女对老修女的照顾。老修女晚年卧病在床,徐瑞霞修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使老修女安然离世。
仍沉浸在主耶稣复活的喜乐中的宜昌堂口的神长和教友们没有忘记那些因年老体弱或卧病在床而不能来参与主复活的盛宴的家人们。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7月10日,教区圣召委员会在彩虹圣家堂举行名为“你、我、祂……燃亮爱”圣召展览,帮助青年进一步认识圣召和本地修道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