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重之爱:在有限血肉中触摸无限慈爱通谕深刻剖析耶稣圣心所彰显的“三重爱”:祂肉身的敏锐之心,与“人性和神性上的双重圣爱”(通谕第66号)。
在他内,各种人性的疼痛、悲痛和苦难升华为一种爱,成为耶稣接近我们、与我们同在的纯粹意愿。 教宗方济各表明,对于那些愿意献身于服务患病和受苦弟兄的人而言,耶稣的受难是他们学习的最佳学校。
「因着圣神的傅油,耶稣基督的神圣性在我们的人性上留下印记,并藉着天主对我们的那份爱,使我们有能力爱弟兄。因此,必须作出谦卑、友爱、宽恕与和解的举动。这些举动是真正、可靠且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
六、教友的婚丧嫁娶也应注意到信仰的充分表达,而不只是停留在物质的、人性的层面,并尽量减少铺张浪费。切记,天主的祝福才是我们的幸福!
此刻,从社会学角度看,从人性价值的层面看,从天主教圣事和基督徒圣事上看,家庭都面临着危机,因为家庭受到各个方面的侵袭,遍体鳞伤!教宗邀请与会者反思当今社会的现状。
它以正定教堂惨案为切入点,探讨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抗日战争中人道主义救助的历史和价值,在彰显宗教界人士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同时,揭露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引发人们对侵略史、战争责任、道德与人性的思考
「缺少圣体圣事,合一就会丧失其神圣支柱,削减为纯粹人性、心理或社会学上的情感和动力。然而,圣体圣事的核心必定是基督和祂的圣神。圣神催促我们的脚步,叫我们推展相遇和共融的举措」。
圣座代表说:「当非政府军以武力徵募儿童,在世界各地使用儿童兵,或者当非政府军对宗教和种族的少数族群施加残忍暴力时,国家倘若不愿意或无法处理这类暴行,联合国安理会就有责任竭尽一切所能来保护人民免於这种泯灭人性的侵略者的荼毒
不过,走出去并不代表轻视自己生活上的感受和人性。相反地,圣召是爱的召叫。爱超越自己,犹如一种持续的出谷行程,从自我封闭走向自我给予及自我解放(参: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6)。
所以,我的祝愿是希望能更多地发现本笃教宗的美好人性,并发现他无比的谦逊和思维能力,将深邃思想传给我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