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言与人类所做的慷慨的交换:圣子从我们人借用了奴仆的形象,除了罪以外,成为与我们相似的一位,目的是为救赎我们,使我们分享他的天主性;人类处境的奇妙改造:在天主诞生成人时,人也在天主内诞生,耶稣来了,人类的恶劣处境得以改造,人性的原有地位得以恢复
教宗又说:“今天,我们认识宗教和理性的病理和绝症,知道天主的形象被仇恨和狂热主义所毁,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清楚宣认我们所信仰的是哪位天主,并满怀信心的宣认我们所信仰的具有人性面目的天主。
如今,家乡那些平和宽厚的康巴汉子、和谐相处的信仰团体,仿佛是向传教士允诺他们人性之中的美善已经被激活了。
我认为,这项朝圣旅行使他得到非常深刻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圣地的人性和精神现实,这一深刻的现实该当把和平旅程作为研究的尺度、聆听、默契配合及精神、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对话而提出来。
在人性方面,他非常谦逊,善待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时常分享艰辛与不被了解的困境,同时他又是个勇敢的人,在捍卫最贫困者和被边缘化的人的权利时,他对国家机构负责人的要求很高。
而有血有肉的教会不是存在于「乌托邦」里,却有人性的一切幅度,是与取了肉躯的圣言无法一分为二的历史性团体。让我们爱这个有血有肉的人性幅度的教会。因为爱教会,就是爱基督自己,有是爱我们自己!
二、三重之爱:在有限血肉中触摸无限慈爱通谕深刻剖析耶稣圣心所彰显的“三重爱”:祂肉身的敏锐之心,与“人性和神性上的双重圣爱”(通谕第66号)。
在他内,各种人性的疼痛、悲痛和苦难升华为一种爱,成为耶稣接近我们、与我们同在的纯粹意愿。 教宗方济各表明,对于那些愿意献身于服务患病和受苦弟兄的人而言,耶稣的受难是他们学习的最佳学校。
「因着圣神的傅油,耶稣基督的神圣性在我们的人性上留下印记,并藉着天主对我们的那份爱,使我们有能力爱弟兄。因此,必须作出谦卑、友爱、宽恕与和解的举动。这些举动是真正、可靠且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
六、教友的婚丧嫁娶也应注意到信仰的充分表达,而不只是停留在物质的、人性的层面,并尽量减少铺张浪费。切记,天主的祝福才是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