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社初创时期,石家庄李诚群、张绍林、李斌等几位退休教友知识分子参与了校对工作,当时还是铅字印刷,一本书出版周期长,校对很不容易,《圣月》《圣教日课》《默想全书》《崇修引》等一批传统圣书的再版,倾注了他们很多的心血
这一课补起来诚为不易。因为任何一种文化可以说都是博大精深。而经济学的训练中基本上不包括文化这一课——其实,不懂文化就根本不可能懂制度,而不懂制度对经济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
现工程面临资金严重短缺,主体地基已使钱用光,要完成圣堂及配套工作还需100多万元,这对一个新教友堂口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诚望主内兄弟姐妹都来关注这个新教友堂口,关注它的建堂工程,用你的臂膀支撑起新教友未来的天地
参与该会议的特邀嘉宾有河北“信德”总编张士江神父、宁波教区的徐文洲神父和金仰科神父和李露献修女、杭州教区的王钊神父、苏州教区的朱忠明神父、上海复旦大学的李天刚教授、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晏可佳所长、上海社科院的周辉博士
1847年,耶稣会在徐家汇建立会院前,早有明末阁老徐光启的后裔、数户徐姓教友在此建有经堂。1851年,兴建了奉依纳爵为主保的圣堂。
住在同一个家属院的徐姐,由于经常一起买菜,她俩结下了友谊,陈润华经常与她谈人生、谈信仰,谈自己领受福音后的改变。不久,徐姐欣然领洗入教,并在宜昌市夷陵区晓溪塔镇传了10多名教友。
不仅他本人从此成为一名天主教艺术家,并从此致力于天主教本土圣像画的专业创作,而且,随着其本人受聘于北平辅仁大学艺术系,便渐渐以其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天主教艺术团体,这其中很多是他的学生,如陆鸿年、王肃达、李鸣远、徐济华等
在香港主教座圣母无原罪堂前合影在香港九龙尖沙咀玫瑰堂三位神父合影就在抵港的第二天,约上午9时许,我们深怀寻求天主的心,在色调柔美的九龙尖沙咀玫瑰堂内诵经祈祷时,朝圣团队的徐神父悄然走到教友们身旁轻声说:
他的欧洲伙伴王致诚曾在写往欧洲的信件中说起他们作画的情形: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热。
李鹏元(右一)是陆金雪领洗时的代父五、走进教会再搞传销2003年的一天,李鹏元去邻居徐桂英家串门,不经意间看到墙上有一张圣像,吸引了他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