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下半年,笔者到杨三科家去过几次,每次去都带着“信德”,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虽说道理他都懂了,但总不下进教决心。那天,三科的妻子小霞正在院子里用洗衣机洗衣,看到我们,赶忙热情地将我们让进屋子。
老人看到我们一行人,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大声打着招呼,然后从搭在屋檐上的梯子上稳健利索地下来,热情地和客人们握手。我开玩笑地问他:您这么大岁数,怎么到房顶上玩?
三年前,刘玛利亚家里不仅有10亩地,种有很多枣树、葡萄,还惦记着出去打工。就想多挣钱,比谁都富有,几乎整个身心都钻到了钱儿眼里。
电话那头的母亲怔了一下,慈祥地说了句:难得你小子还有这份孝心!爽朗的笑声中满是温馨。我是家中的独子,从小母亲就对我疼爱有加,在物质上从未感受过匮乏。
——读《十二小先知·约纳》有感按理说先知对上主的话应该自觉自愿,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因为先知先觉的真谛在于觉知天主,与上主心息相通而成为上主的代言人。
偶然地,借了那倏忽跳动的烛光的照耀,还能隐约地分辨出那落满灰尘的玻璃窗的斑斓色彩。此时此刻,天气很冷,周遭一片寂静。
饭后老人仔细地端详了还在襁褓中的我后,笑着对父母说:这孩子长大后要远去,你们别阻拦他,走得越远越好,有位仙女般的好人在那等着他……当父母睡到天亮睁开眼睛,老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在无知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三年的初修生活。尽管那时我怀着那个年纪所能产生的全部信心与期望,但今天回忆起来,仍禁不住有一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的感觉。
自己独处时,视线会远远长长地落在他处。 这正是我担心的问题!一个14岁的孩子,面对着贫穷、失学艰辛度日,心里到底承载着怎样的东西才会有这样的神情?这样的承载又能坚持多久?
2、福传能帮助我们更加谦卑地充实自己在福传过程中,我们会更深地体验到自己所知的圣教要理与圣经知识是何等有限,自己的信仰素质是如何地急需提高,由此才会促使我们谦卑地透过种种渠道来学习和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