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香港2000年出版的修订版的《罗马弥撒经书总论》(简称《弥总》)对此的有关规定:第161条:″若只以饼的形式领共融圣事(即只领圣体),主祭将圣体稍微举起,显示于每位领受者说:基督圣体,领受者答
因为她们每天面对需要照顾的弱小者———耶稣,不是两次增饼奇迹和多次治逾圣迹中的主,也不是光荣复活后的主,她们所面对和服侍的是十字架上始终保持沉默而痛苦的基督。
事实上,教会最重要和最隆重的礼仪是感恩礼或称感恩祭,初期教会以主的晚餐(格前11:20)、擘饼(路24:13-35;宗2:42-46)来称呼今日教会中所举行的感恩礼。
根据宗教圣艺教授的解释,圣殿内的祭台上方,那由四个稳固的柱石所撑起的四方形或长方形的华盖,看起来像极了天上耶路撒冷的城墙与屋顶,彷佛在告诉信友们,当天主子民群聚一堂,在华盖下方的祭台上举行感恩圣事,聆听天主圣言,随同饼酒奉献我们的生活
玛达肋纳和其他几位妇女遇见了复活的耶稣;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也在分饼的时候认出他来;当天晚上,复活的他也在晚餐厅中显现给宗徒们,然后又显现给在加里肋亚的其他们徒。
做弥撒的饼酒也象征我们的劳苦,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命。在弥撒中,我们把这一切献给天主。这也是普通司祭职给与我们教友的权利和义务。三、作君王每位教友都要与基督一起为王。
「固定部分」的歌曲,在礼仪中有它固定经文的意义,是礼仪的一部分,而「变化部分」却大多有伴随礼仪动作的功能性,如:进堂曲伴随主礼等列队进堂的游行、福音前的欢呼伴随福音的游行、奉献曲伴随呈上饼酒的游行,和领主曲伴随教友领圣体的行为动作等
在这几天里,大家聆听圣言、注目圣神、分享祈祷、领受神恩,“他们专心接受宗徒的教诲、参加团体生活、分饼、祈祷”(宗2-42)仿佛回归了初期教会。大家共同祈祷时感受到圣神的临在。
二、滋养人灵:我们的超性生命和本性生命一样需要营养:“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出的一切言语。”(玛4:4)圣经与圣体就是超性生命的饮食。为此在弥撒大祭中,先举行圣道礼仪,再举行圣体祭献。
他们在分饼时认出上主后,遂即动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见那十一门徒并向他们讲了在路上所遇到的事(路2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