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强调,天主对人的爱是最大的爱。天主的爱绝不会令我们失望。耶稣为这爱降生成人,祂就是这爱的见证。耶稣从不厌倦地爱我们,容忍并宽恕我们,陪伴我们走人生旅程。
人生活不仅靠饼,还要靠天主的圣言。他教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为人处事,怎样爱人。自己也曾想好好学习圣经,但一看到厚厚的一本圣经就犹豫了,不知怎样读,从何学起,感到不知所措。
她瘦弱的身体,微弯的背,让人感觉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走。然而,只要进了圣堂,或坐或跪或立,她一定稳稳地,像一棵松树,纹丝不动。
教宗由此进一步阐述「温柔」的意义,说:「若是缺少温柔,基督信仰便停滞不前。温柔是基督徒特有的态度,也是我们与受苦者相遇的精髓。」
(希12:6)信仰也告诉我们:痛苦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我知道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走过六年的修道生涯,经历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哭过、笑过、迷失过,也挣扎过。
(梵蒂冈新闻网)愿巴黎圣母主教座堂「能在重建工程和众人同心协力之下再次成为市中心的美丽宝库、建堂者的信仰标记、贵教区的首要圣堂,以及巴黎、法国和全人类的建筑与精神遗产」。
人不能等到大难临头时才懂得生命需要相互搀扶,相互关爱,也不能一味依靠来自外界强制的教育。应该依靠天主,把悔罪、感恩和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福传才可以实现。
渐渐地我们之间无话不谈,一次言谈中得知他们迫切希望生一个儿子,借此我鼓励他们信仰天主,去求圣母得子,次年天主赐孕,就这样我有了稳定的根据地。
阅后深思细想,这种自省自查式的反问,对于一个爱主之人、一个献身者、一个励志精修者来说,确实是迈向信爱高峰和人生终极目标的良策妙法,急需在信仰生活、灵修生活中大力推广不断传扬。
与《创世纪》所述“人是由尘土所造”的观念相呼应(创2:7),也与新约中圣保禄称我们现世身体为“帐棚”(格后5:1)互为呼应。灵修意义:这是人灵修挣扎的写照:受物质影响、烦恼所困,使人难以专注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