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用耶稣的话说: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玛廿五35-36)。
生活中的我们很难没有害怕、担心忧虑的时候,而耶稣在今天再一次提醒和告诉我们不要忧虑。第二句是玛6:33,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他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
然而,耶稣能治癒我们的创伤,将之转化为珍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记忆堆积在记忆卡内,好似储存在虚拟的云端内。相反地,我们应从记忆中汲取教训。
土山湾画作——耶稣同年,为编辑《历史上的徐家汇》一书,我们在徐家汇藏书楼寻找资料。王仁芳主任介绍阅览室南北墙上的二幅雕塑,让我震动。北墙上的一幅桂木木雕,名为“耶稣会士在首任会长前发愿图”。
每当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都会把房间打扫干净,会买几件漂亮的衣服,准备好很多好吃的食物,大家为此而变得忙忙碌碌,目的就是欢欢喜喜地迎接新年。
在今年五月中旬,我们这里的刘神父特地请来了太原的张光尧老师,为过圣神降临节排练弥撒及圣歌,而这次我却没有放在心上,再加上正好赶上我们修会的大避静,所以也就没有去参加。
继续拖延某些议题,会导致我们无法承担的后果。教宗强调,谈到公益,政治和经济必须互相交流,以服务生命,尤其是人类生命为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乃是妇孺皆知的哲理名言,但由实际生活看,大多数的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毛病视而不见,对别人的差错失误却明察秋毫,正如耶稣所说的:“只看见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
痛苦和死亡──是每个人会经历的,身为「人类存在」的事实──再不构成人性尊严的最终尺度。关于在医学上、照顾病人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弱势社群之社会责任等方面,有些挑战正影响我们对之作出深入思考。
注视耶稣治愈了许多病患的使命,教宗指出,「当一个人体会到自身脆弱和病痛时」,他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进而心情沉重,萌生隔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