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2024年4月7日天皇后喜乐经讲话
2024-04-08

复活的主来与他们相会,第一件事是展示他的钉痕(参阅20节)。这钉痕是受难和痛苦的记号,能激起罪恶感,但随着耶稣它们也成为慈悲和宽恕的管道。这样门徒们看到并用手触摸到了。

李建春:一个诗人对天主教信仰的体会
2013-01-23

是的,甚至《圣经》上好像也是这样教训的啊,要么,要么不信,那不信的人将被判罪,套用克尔凯戈尔的话说,或此或彼。

从教外人到保禄“弟子”
2012-09-19

她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在学校和单位一帆风顺,养成了在家中争强好胜、个人说了算的霸道作风,不孝敬公婆,不知道爱人。走上福传之路后,她慢慢地变了,我自己做不好,如何去福传啊!

为了过“正确的”复活节,罗马教宗克服了拖延症
2017-04-16

在复活节前三天,也就是星期五,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死了,而在此之前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一共是13个人吃饭,因此13成了基督教文化里不吉祥的数字,如果周五是当月13日的话,就成了黑色星期五。

罗马:教宗告诉罗马教区的修生们:基督的爱是使人获得解放的纽带
2011-03-07

我们每个人的召叫都是个人的。上主天主召叫我,认识我,等待我的回答。召叫是个人性质的,这个说法不错,但是,召叫也有教会性质。一个人受召叫生活在教会团体内、修道院或堂区的具体现实中。

香港:信徒艺术家黄永权 藉圣像画带出信仰
2011-10-05

黄永权认为绘画圣像画对他来说,是灵修及信仰的工具:每次画圣像画也有祈祷的功效,以前认为艺术才华属于个人的事,然而在多次绘画圣像画的经验中,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中包括学习谦卑及感恩;我感到这并非我一个人的作品

香港:汤汉主教2011年圣诞节牧函
2011-12-25

(16.3)关于教友及家庭「在中国的天主教会于近代历史最艰难的时期,教友们不论个人或家庭,或作为神修和使徒运动的成员,均对福音表现出完全的忠诚,甚至为基督付出苦难的代价。

信任的力量
2005-07-07

这种不良的情绪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给社会、团体和个人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危害和麻烦,甚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人们怎样才能回归诚实,重建信任呢?

非典时期的牧灵指南
2003-05-01

4.歌本、经书暂停共享,个人的念珠要随身携带,不要留置堂内。5.如有非典新亡者,请勿在教堂内举行遗体追思礼,可举行亡者弥撒等礼仪。二6.弥撒中,面饼和葡萄酒在祝圣前、祝圣时和祝圣后,都要用圣血布覆盖。

上主与我们同在才能保证我们心身心健康
2003-08-14

还包括在不违反社会规范和准则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如果在魔鬼、世俗、肉身的各种诱惑下,给自己他人在各方面,都订下过高的无法满足的或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期望值。那么内心就长期处于矛盾冲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