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将於2018年召开的世界主教会议的主题青年、信德与圣召分辨,强调圣召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为负责圣召牧灵工作的人员指明一条应走的道路:祈祷、敞开门户、聆听、行走的使命以及作见证。
关闭圣门只是表明引起慈悲重视的启动仪式告一段落,而所开启的慈悲精神必须一如既往地延伸到以后的日常生活及灵性生命的深处,不断地让教会不同凡响、异于俗世的仁爱、慈善、宽恕、怜悯、救助等美德芳行,闪亮放热,发扬光大,感染世人,震撼世界
(耶6:16)基督徒要走天国的道路,就必须与世界分开,因为人世间的道理与天国的道理总是相反的。世界告诉人:多赚钱、多享福,身居高位,受人尊重,才是有福气的人生。
这很正常,因为世界铭刻着罪恶的痕迹,透过不同形式的自私和不义表现出来。跟随基督的人是在反向而行。这不是出於好斗,而是为了忠於天国的逻辑,即希望的逻辑,体现在以耶稣的教导为依据的生活作风上。
龚先生是华人世界具有传奇性与影响力的学者,其欧洲学术网络也非常绵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就拜访过梵蒂冈内廷,后来在欧洲也举办过许多研讨会。因此梵蒂冈对他来访大表欢迎。
只有相遇的文化和接纳的胸怀才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创造与更新。不论你是否愿意纪念他,你每天用的日历,书写文件信函的落款日期都写着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以耶稣开始的新纪元来计算的。
(谷7:28)耶稣被该外邦女性的话语带往外邦人的世界,这一外邦语态帮助耶稣跳脱民族性的局限,耶稣对她说:为了这句话,你去吧!魔鬼已从你女儿身上出去了(谷7:29)。耶稣的普世性救恩视野由此展开。
2014年12月13日,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宗座大楼接见法国无家可归者圣母善会的成员代表时表示:天主视穷人为爱子,承认他们的尊严和高贵,而世界却把他们当作废物丢弃。
这本新书旨在为圣枝主日将举行的教区级世界青年日和10月份将在梵蒂冈召开的世界主教会议作准备。教宗鼓励青年人意识到自身具备的先知之恩。今日的先知拥有提出谴责和愿景的两项能力。
或是跟有点「精神分裂」的世界一样,高呼「自由」,却更像个奴隶?我们在复活期谈论的自由,乃是天主子女的自由;耶稣「藉着祂的救赎工程」重新赐予我们这个身分。在当天的读经中,加玛里耳是第一个自由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