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上下对福传已经形成了共识,加快、加紧福传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们广大的神长和教友们,对教会刊物的文字福传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辽宁盖州市费济生神父:他是颇受各地教会欢迎的传道员老师,走遍全国各地培训福传骨干,而他堂区的福传也搞得热火朝天,办有一个传道员培训学校。费济生神父,1976年出生在开原市靠山镇一个世代教友家庭。
神父这一举两得的言行,即使教友治了病,又起到了一定的福传作用。另外,神职人员下会时除带去弥撒圣祭、天主圣言、祝福和平安外,还应多带些圣牌和圣像。
那天宋家像办喜事一样,教友、慕道者、亲朋好友都来了,邳州本堂许永斌神父和三位修女也来参礼,围观的群众数百人。神父为32位慕道者施洗,然后举行了首台弥撒。从此这里有了福传的阵地,教友有了温馨的家。
一个教友,自然愿意帮人追求精神幸福,但在福传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钉子”,就是灵魂不能被人的感知系统所感知,灵魂无形,故目不能视,灵魂无声,故耳不能听,灵魂无味,故鼻不能闻,灵魂无体,故手不能触。
切合实际,而又通顺易懂,又有地方风味,村民都念熟记住了,这使我备受鼓舞,也说明福传要多种方式。文字对联也是福传的一部分,只要不违背福传宗旨,教会原则,教义教规,只要对福传有利。
去年圣诞节,在汉中的一个堂口,遇上了一支由山西教友组成的福传小分队,他们的福传精神让人感动与震撼;他们福传热火,让人的心灵感到炙热。教会有这样的福传者也真让人感到由衷欣慰。
86岁高龄的李神父正为教友洗脚[page]我们去崞阳,个共举行了七场讲道与分享和八天的锣鼓培训,主题是天主的爱,传道人员分享了自己在福传路上的感受和天主的恩宠。
福传新文化的引人注目之处是它充分体现在一个“新”字。说明我们今后在福传方面、无论是方式方法还是步骤、措施,都要全面考虑,突出一个新字,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提起福传来,好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太难了,向谁传呢?说什么呢?人家会听吗?”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没有福传,找理由会说:“福传是神父、修士、修女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