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雅各伯(James)阿耳斐的儿子,宗徒若望之兄,当时被称为大雅各伯。雅各伯是第一位殉道的宗徒,宗徒大事录记载了他的殉道:在那个时期,黑落德王已下手磨难教会中的一些人,用剑杀了若望的哥哥雅各伯。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此人们都尽量的做好人,行善事,原因是希望有一个好的报应。当然也有些善人,在做善事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是不是得到善报,天主不会让他的好事白白做的,在最后的审判中必得天主的赏罚。
教宗接着表示,“这喜乐的信息是基督宗教信仰的核心”,天主的爱在将圣子赐予软弱和有罪的人类的恩宠上达到顶峰。当天的福音,也讲述了有关尼苛德摩夜访耶稣、询问祂的身份的部分记载。
行善之前,需要成为卑微的人为了深入探讨天主这个最细微和最具决定性的特质,帕索里尼神父对《玛窦福音》叙述的“公审判”比喻(廿五31-46)作了仔细、全新的解读:这段经文指出,在末日时,上主将依据兄弟友爱的准则来审判人类
他(她)们是天主特别拣选的器皿,是教会的骄傲,是教友的榜样。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我一直觉得感恩节的英文写法ThanksgivingDay比中文的感恩节三个字更能感动人。ThanksgivingDay,感谢给予的日子,真的是应该感谢。
(梵蒂冈电台消息)研究寻找和督促国际合作,为了预防和保护亚马逊——地球最后的一个肺叶,它是保持气候稳定、水循环和生物多样化的主要角色。
德多纳蒂斯枢机在讲道中表示:“天国就好像撒到大海的网,捕捉所有可能入网的鱼。然后,拉上岸来,渔民在好鱼和坏鱼中选择能吃的好鱼。”
在艳阳高照的圣伯多禄广场,教宗方济各6月19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宗徒大事录》,尤其阐释圣神降临的事迹(参阅:宗二1-4)。
教宗在弥撒中讲道时说:耶稣是“生命的食粮”,是支持人在世上旅程的食粮,而圣体圣事奥秘则是“基督奉献自己的恩典,向我们揭示了天主对每一个人的无限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