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请安的声音一入我耳,胎儿就在我腹中欢喜踊跃。那信了由上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
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现代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就是忙,今天甚至连度奉献生活的修士修女、神职人员亦都感到忙碌不已。
基尔库克前总主教接替因年龄限制辞职的厄玛奴耳·德利三世(EmmanuelDellyIII)。1948年7月4日生于伊拉克北部扎胡,1974年6月1日被祝圣为神父。
天主借着先知依撒意亚说,“人要称他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这位由圣神受孕、童贞女诞生的男婴,到底是什么人呢?他是“神”,与我们“人”同在!
周一,他将前往帕绍教区,上午10点,要在旧厄廷的玛利亚朝圣地的大广场上举行一台弥撒圣祭,将有3万人出席,其中有欧洲主要圣母朝圣地的代表团。5千名残疾人士也将出席。
导读:撒玛黎亚妇人经过冷漠、尊重、接纳、皈依、福传五个阶段,最终揭示了皈依源自人内心对天主的永恒的渴求。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是每个基督徒都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面对需要伸手援救的人,司祭和肋未人却那么冷漠无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撒玛黎雅人不仅停下脚步为其包扎伤口,而且还细心照顾了这陷于危难的人。
然而在浙江,却有着两个聋人团体,且都初具规模,他们是杭州主教座堂的“厄法达聋人组”和温州总堂的“依纳爵聋人班”。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名为厄玛奴耳,即与我们同在的天主圣子降生成人了——不是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不是在位高权重的家室,也不是在令人称羡的书香门第,而是在白冷城外的马棚之中。
孩子取名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生命是天主赋予的。同样也应托付于天主手中。10月中旬,婴儿还没满月,女儿就推着婴儿车,我们一同到教堂申请婴儿洗礼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