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莫斯科举行了一个有关资讯社会中的宗教和教会的会议。会议由俄罗斯资讯与传播技术部部长主持,圣座社会传播委员会主席福利总主教和俄罗斯东正教的代表查普林总主教都在会上发言。
这个定义表明,宗教的观念中存在着神圣事物与凡俗事物的分野,宗教信仰是特定集体的共同信仰,这个集体不但忠于信仰,还奉行与信仰有关的仪式。如果我们作宽泛的理解,祖先崇拜显然可以归入宗教一类。
宗教肩负着对信众循循善诱的重任,传播正确教义将能促进人类的和平及团结发展,然而人们也必须慎防一些人假借宗教名义,进行恐怖主义活动。
由于回族人口占多数,伊斯兰文化在这里占了主导地位,而信奉天主教和佛教的则是少数汉族居民;另一个人数较多的民族蒙古族,则主要信仰藏传佛教的另一派——喇嘛教。
(梵蒂冈电台消息)昨天10月27日是举行各宗教亚西西和平祈祷聚会20周年纪念日,20年前的10月27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所召集的这个祈祷聚会中,高声呼吁各宗教为和平服务。
这也是我再一次直观地面对人生,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生的信仰和信仰的人生。这里应该顺便提一下我对信仰成长的一点儿认识。单单从信仰的成长而言,可分先洗后信与先信后洗。
教宗方济各5月7日接见欧洲基督宗教联合委员会时如此表示。该联合委员会包括了罗马教会和欧洲其它基督宗教的代表,由欧洲主教团委员会(Ccee)和欧洲基督教会协会(Cec)联合组成。
有豆瓣网友介绍说,当天易中天如此论到信仰:信仰的对象,是唯一可以创造一切却不被、也无需创造者;多中心即无中心,多信仰即无信仰;什么都信,即等于什么都不信;信仰就像爱情,必须专一;因此有鬼神未必有宗教;有崇拜未必有信仰
高度关注信教群众 宗教是一种群众性社会现象。宗教的生存和发展,以大量群众信奉为前提。信教群众不仅是宗教的载体,更是主体,是宗教中最活跃、最具现实意义的因素。
善于把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社会发展及政治经济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的叶小文,话语中随处闪现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国际宗教舞台上,他阐释的中国儒、道、释,风采斐然,显示出了一个宗教和谐的大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