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澳门:教会论坛探讨利玛窦神父在华事迹
2009-05-25

利神父不仅将基督信仰传扬到中国,更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他生命的最后廿七年都在中国度过,而明年是他逝世四百周年。耶稣会办的澳门利氏学社五月十一日举行讲座,纪念利神父一六一零年五月十一日于北京逝世。

光启文化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06-10-15

徐光启是明末清初展开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趋,1950年代当耶稣会士踏上台湾这块土地的时候,首先想到要成立一个出版社从事文字福传的工作,1957年出版社成立于台中,是当时台湾仅有的几个出版社之一,名字就叫「光启出版社

《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首发,全面展现利玛窦来华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7-11-14

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光美与天主教辅仁大学
2007-11-15

辅仁大学非常重视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中国一流人才,在聘任教师方面,专才、通才兼用,中西学问兼要,教师一专多能者众多,辅仁大学更注重学术研究工作。

澳洲首次举办有关中国教会的研讨会
2004-05-19

张若翰神父应邀从现实角度介绍了在中西两种不同政治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教会,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教会的发展变化。会议期间,Pell枢机主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佘山(下)
2004-07-26

次年竣工,该堂为十字正方形,是一座采用中西混合建筑式的教堂,规模同等于现在中山的那座圣堂。1873年5月1日,郎怀仁主教举行祝圣大典,好几个省的教友齐集圣堂,盛况空前。

南昌将建西式广场纪念传教士利玛窦
2006-06-20

在传授西方科学知识、布道的同时,利玛窦神父也把中国的科学文化成就介绍给欧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天津:西开总堂第11届书画艺术展隆重开幕
2016-08-22

参加本届书画展的作者最大年龄为88岁高龄的李国榴先生,而年龄最小的作者年仅5岁……展品主要形式有书法、国画、油画、雕塑、篆刻、素描、十字绣、摄影、钻石贴、教会历史文物、布艺等等,其中西开书画社段光忠老师按原碑比例书写的

梵蒂冈:国际辅祭团体在罗马的朝圣活动
2010-08-04

弥撒中西加利尼主教对青少年们说:“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你们决定与耶稣在一起。”西尼尼主教劝勉青年们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跟随耶稣。8月3日下午,辅祭青年们参加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的祈祷聚会。

白鹿上书院的价值及瞻望
2006-10-17

是研究中西文化,中西建筑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建筑特色白鹿圣母领报修院建筑为中西合壁建筑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