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机遇(二)2、如何抓住机遇面对中国社会信仰缺失的危机——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基督教能否抓住机遇,成为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的解决方案,在中国现有各个宗教
作为中国佛教界的一位领袖人物,太虚法师不仅大力宣扬抗日降魔精神,而且坚信中国的抗战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他指出:以地大人众,新兴蓬勃之中华民族,又岂能为日本完全吞灭!
难道那些带着孩子来听道的众多妇女中竟也没有一个人带干粮吗?为什么只有一个儿童会把自己带的饼和鱼奉献出来?要知道这五个饼和两条鱼足够这个孩子吃一天了。
教宗方济各5月23日在公开接见活动结束时,特别提到隔天5月24日是上海佘山圣母进教之佑瞻礼,吁请普世教会为中国天主教徒祈祷,愿他们慷慨地活出信德,与伯多禄继承人圆满共融。
我相信,那种无法给自己的孩子提供面包的痛苦,以及感到对他人的生命负有责任的痛苦,是不容易面对的。在这层意义上,我的祈祷,我的关怀,以及教会的所有支持都是为了这些人,为了这些最弱小的人”。
中国基督教这种色彩不清相互矛盾的身份,难免使人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基督教在中国有没有前途?有什么样的前景?
1614年耶稣会士金尼阁神父回罗马上书教宗准许在中国行中国文化礼仪,1615年3月20日教宗保禄五世应金尼阁的请求,由礼仪部颁谕准许以中文举行弥撒圣祭,诵念日课,并准许以中文文言体裁翻译《圣经》,即(中国神父可以不用拉丁文而用中文举行圣祭念日课
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定的信德年之际,巴基斯坦教会积极致力于儿童福传。昨天,拉合尔总主教区举行了儿童传教节。据地方教会向本社介绍,通过让孩子们经历基督信仰历程、重新发现
他们指出,中国现在所面临的空前的国难,一方面是日本军阀破坏非战公约,蔑视国际联盟,扰乱世界和平,肆意侮辱中国所造成的。
中国在50年前曾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在国共两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经过8年抗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