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主要论述了罗8:24节说的我们的得救在于希望。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确定性。
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和福音:(1)我想得救吗?(2)如何得救?(3)天堂为所有人。1、我想得救吗?“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路13:22-30)许多时候,我们也会问主耶稣这个问题。
据亚洲新闻网讯—昨天,教宗本笃十六世就职后发表的第二部通谕《在希望中得救SpeSalvi》俄文版将在俄罗斯首都正式发行。
在天主的眼中,谦逊使人得救,骄矜自夸使人丧亡;关键在于人心。谦逊的心敞开胸怀,懂得悔悟,接受指正,仰赖天主。骄矜的心则完全相反:它骄傲自大、封闭自己、不知羞愧,对天主的呼声无动于衷。
(路17:19)一、导言:痊愈不等于得救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的福音讲述了十个麻风病人得洁净的故事——但其中只有一个回来感恩,并且他是外邦人。
上主却不弃人於孤立境地,即使在这样的惨淡景象下,祂依然给予我们释放与普世得救的新愿景。圣保禄兴高采烈地强调了这一点,并勉励我们聆听整个受造界的叹息。
她临终前一路呼求着主的圣名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灵魂必然得救!
今天的福音是一个非常直接、令人深思的主题:“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这是一个人问耶稣的问题。但主耶稣并没有直接回答“多”或“少”,而是回答说:“你们应该竭力从窄门进去。”
两位修女在吃饭时向安多尼祈祷说:“安多尼啊,你是最爱帮助人的圣人,求你显圣迹,帮助我们找到这位老人,以益她的灵魂的得救。”
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救恩仅从耶稣而来,人为的众多规定无法使人得救。天主的唯一渴望是拯救人类,但问题在于人总是想自己立定得救的规定。教宗的弥撒讲道从当天的福音章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