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跟随一位小姑娘走进村庄,在一间简陋房舍前停了下来。推门进去,只见一条土炕上蜷缩着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身材瘦小,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每一道皱纹里都是风霜雪雨的刻痕。
(梵蒂冈新闻网)提到弥维礼(P.WilhelmK.Müller)神父,很多在罗马求学过的中国教会人士对这位老人并不陌生。身材瘦弱,个子矮小的“弥老爷爷”有著一颗博大的胸襟。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老人在法院门外修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去观看各种案件的审判。
小屋的主人,是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外号叫“江大辫”。听母亲说,他出身于清末穷秀才家庭,对满清很是依恋,尽管中国解放了,但是他依然留着他的大辫子。
很早就想写写韩阿姨。因为从进慕道班第一次见到她,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接触半年多了,却很少听她为我讲道理,所以就有一点无从下笔的感觉。尽管她所做的一切都深深的印
2008年的一天,任神父突然感觉生命空虚至极,生活没有意义,他说:“我作为一位神父,不只是为做弥撒、念日课呀!
这一天是提倡尊老爱老的日子,主内的大学生兄弟姐妹邀请我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我委婉地回绝了。
10月19重阳节,太原教区为1400多60岁以上的老人,隆重举行盛大的集体付油圣事。下午3点半李主教主礼,10位神父共祭,1500多教友参与弥撒。
本报讯6月25日,宁夏银川市天主堂与银川市兴庆区敬老院举办了一场“用心沟通,关爱老人”的联谊活动。这个敬老院住着近200名老弱病残,近三分之一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年龄最大的105岁。
朱世雄夫妇和妈妈陆金珠老人家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记得在她80岁的时候,每天都会独自一人从上海的马当路新天地步行四里多地到重庆南路的圣伯多禄天主堂参与弥撒,领圣体,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