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咏以朴实而深刻的教导,为我们揭示了敬畏上主与生命福乐的内在关联,让我们在当代生活中依然能感受到真理的光照。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圣神七恩,这一次他谈了敬畏上主的恩典,这是圣神七恩的最后一项恩典。教宗以此结束这个系列的要理讲授。
今天,我们特别与诸位一起探讨和分享四点:一、理解“敬畏上主”。二、智慧的肇基。三、认识至圣者就是睿智。四、在2025禧年践行敬畏与认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我们中国人现在缺乏敬畏。我妈妈是个佛教徒,小时候我很调皮,把猫用力抛到空中,我妈妈一把拉住我,说,你知道么,猫是由七个小姐变的,你千万不要害她。
敬畏,是人类童年时期萌发的一种基本情感。那些热爱智慧的先哲们刚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和人自身的存在奥秘时,就禁不住发出一阵阵的惊叹。这声声惊叹属于哲学,属于宗教,也属于科学。
是否只有生命的离去,让我们产生痛苦的时候,才会对生命产生敬畏,对生命产生爱护和尊重?是否只有人经历了苦难才知道感恩、懂得终极、渴望祈祷、回归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
有个老大娘不知道怎么了,站在圣水池边,一边用手蘸圣水,一边往脸上脖子上涂抹,这样的动作重复到第三次时,笔者鼓足勇气走到老人家面前问:您是教友吗?老人家一脸漠然:是!怎么了?
我请求上主取走我的骄傲,上主说“不”。他说骄傲不是由他取走,而是由我去克服。我请求上主让我身体残疾的孩子完整,上主说“不”。她的灵魂是完整的,而她的身体只是暂时的。我请求上主赐给我忍耐,上主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