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张普照教友从医50年,因为倡导、宣传遗体器官捐献,曾上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夕阳红》等节目,被誉为青城倡导遗体器官捐献第一人。
遵照其本人生前的申请,由女儿张丽芳作为委托执行人,联系呼市红十字会,完成了向内蒙古医科大学捐献遗体,支援医学,治病救人的夙愿。7月13日呼市总堂为王德佩教友做了安所大礼弥撒。
2009年2月27日,王德佩教友来到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西街“普照诊所”登记站,要求身后捐献眼角膜救助盲人。老人年过80高龄,身体虽无大病,然而慢性腿疼限制了他的活动。
我们大都听说过器官捐献,就是死后把身体上的一部分健康的器官捐献出来救治那些有急需的病人。但是主动将自己的遗体全都捐献出来,且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在国内还不多,尤其还是一位修女,在国内宗教界也是少有。
张建国教友生前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呈送给呼市红十字会,死后由红十字会协调医学院和死者亲属,完成遗体捐赠事宜。从而实现了他生前自愿无偿捐献遗体的夙愿。
天主教医学中心于1999年10月成立天主教应用解剖学研究所,透过解剖教育和与遗体有关的研究,有效地管理遗体捐赠,并发展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相信社会和教会都没有忘记这位慷慨无私捐献遗体的修女,也激发更多的人在器官捐献或遗体捐献上做出积极回应,救助更多需要人体器官的病患,支持医学教学及研究。*这位美丽善良的修女是谁?
(梵蒂冈电台讯)在慈悲禧年的机会上,彼得雷齐纳的圣庇护神父(PadrePio)的遗体将於明年2016年2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展出。
在捐献的503.1元中,虽然有很多毛票,一元、两元的小捐款,但老人们的热心参与,场面非常感人。这些年愈古稀或耄耋之年的老人,很多是收入甚微的入托老人,对于他们的奉献行为,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教友大学生刘鑫成为保定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本报讯(张若瑟)近日,河北保定教友大学生刘鑫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成为河北保定市首位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