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9月23日,教宗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再次谈及保护生命的议题。当天参加公开接见活动的波兰信友带来一口钟,名为“未出生者的声音”。为此,教宗向立法者发出呼吁。
信德网据梵蒂冈电台讯7月25日是保禄六世教宗颁布《人类生命》通谕40周年纪念日。圣座生命科学院院长兼任圣座拉特朗大学校长的里诺•菲西凯拉总主教就这道通谕的意义和现实性,发表了讲话。
事件即时让人联想到,基因改造技术是否已能用在人类身上?若真的可行,日后会否有超级人类的出现?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十一月廿七日在香港大学举行,贺建奎应邀在十一月廿八日发表演讲。
信德网据梵蒂冈电台讯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五日,保禄六世教宗怀着沉重的心情,签署了当代教会历史上极有名的《人类生命》通谕。
韩国最高法院宣判胎儿直到母亲没有开始阵痛的时期不能视作人类,这个宣判在南韩引起尖锐的批评。据亚洲新闻社说,当地天主教团体称这个判决“该受谴责并令人震惊”。
信德网据信仰通讯社讯圣座信理部于十二月十二日正式发表的阐述生物伦理问题文件《人性尊严DignitasPersonae》,是对人类生命的庄严捍卫——捍卫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完整生命。
(梵蒂冈新闻网)《人类生命》通谕是一份相当独特的教宗文件。它的酝酿时间长达五年,也就是从1963年到1968年;真福保禄六世为了这道通谕咨询过很多人的意见。
在《人类生命》通谕颁布5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保禄六世教宗关于这份文件的讲话。
圣母玛利亚的这个拥抱指出了美洲一贯所走的道路:美洲是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地方;是能尊重人类生命各个阶段,从受孕到年老的地方;有能力接纳移民,接纳每个时期的穷人和被社会抛弃的人。
宗座生命科学院今年庆祝成立30周年,2月12日至14日在罗马举行全体大会,主题为「人类,意义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