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信德”第23期刊登的“风雪圣诞节”一文,真是太让人感动了。一个耶稣基督的善牧形象立即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与会者观看了一部简短的录像片以表示对怀特海夫妇的敬意,录像片简述了他们四十多年来与研究院的友谊,这是一条扎根于“情感、灵修、心理和实践”上的友情连线。
按以前的经验,一般领受傅油圣事的人都是病入膏肓的老年人,即使是领受傅油圣事也被家人说成是祈祷,好像终傅成了病人最害怕听到的字眼。而今天这位健康的中年教友却主动要求领受傅油圣事,令我觉着挺奇怪。
教宗表示,爱也会使坐监、软弱和受限制的人获得自由,唯有耶稣赐予我们的爱才能折断罪恶奴役的锁链,尤其是人的自我的束缚。
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学习,他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对立且不易调和的立场:达芬奇的艺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探索;而米开朗基罗则旨在理解人及其奥妙,突出表现人类灵魂的纠结和矛盾5。
1.不要信任你自己的德行。2.不要费任何心思去挂虑已做过的事。3.控制你的舌头和肚皮4.不要像一个不正义的人一样生活,不要用邪恶的眼光看事物,不要听他人的闲言闲语,不要贪婪,反而应该慷慨施予。
2012年12月,笔者采访了毕业于美国天主教大学旧约圣经专业的戎利纳博士。戎利纳是河北献县圣望会的修女,从小勤奋好学,心地善良,对信仰有着很深的情感。
论文摘要:自1610年耶稣会在华传教事业奠基者利玛窦去世至明清鼎革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耶稣会在华传教事业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对这一段时期的中国天主教史,我们称之为后利玛窦时代。
昔日,西方拉丁礼的大公教会一度将7月22日庆祝的玛大肋纳(德莲)等同伯达尼的玛利亚,即圣玛尔大(圣曼德)和拉匝禄的妹妹玛利亚。
最近,本网就有关中国的宗教法治的问题,对刘澎先生进行了专访,此次专访一共谈了十个问题,包含了刘澎先生对宗教法治及宗教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基本观点。以下是此次专访的记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