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如果我们查考它的起源的话,我们会发现,它和印度教有关系。所以值得我们谨慎小心。
他指出,「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于1999年计划在加色丁人的乌尔进行一次短暂却意义非凡的朝圣旅程,从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的圣祖亚巴郎的城市出发。
枢机在讯息中提到两位在不同时期和国家生活过的人,但深厚的信仰、浓厚的弟兄友爱精神,以及对居无定所者的关怀把他们连接在一起。
这让我们想起福音开篇所引用的先知预告:人将称祂的名字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一23;依七14)。教宗解释道,这一切都在说明天主的身分,祂的名字意思是与谁同在。
全国的广大神长教友多年来一直支持进德公益的赈灾工作,通过堂区和个人奉献了大批善款。
我们深知「自己需要天主的助佑、祂的圣宠、祂的眷顾,以及天主圣神所赐的力量之恩」(参阅:《天主教教理》,1808号)。圣父教宗接著邀请信众省思天主亲近受苦者的三种特殊方式,即:相遇、恩典和分享。
圣经每以鸡鸣为报时的准则(玛26:34,谷13:35,路22:34,若13:38)圣经上果真只是用鸡来作为报时的工具吗?我们就来读读相关的经文吧!耶稣答复说:“你要为我舍掉你的性命吗?
全球教会已经处在礼仪年最隆重的阶段,耶稣复活节之前的苦难圣周。
没有喧嚣,没有繁华,有的只是两个人对彼此的誓言,上帝是最好的见证人,这曾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而现如今在生活中也屡屡上演。那段宣誓的语言是如此的动人,特别是在神圣的教堂里,真的好像能够天长地久!
前几年我看见过一本名家的128开本著作《耶稣是谁?》,心里觉得难过,因为书中耶稣没有一句提到他的母亲圣母玛利亚。是迎合新教的吗?能这样放弃原则的迎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