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人们长达数个月不能现场参加礼仪,但他们并未失去团体的感受。教宗说:「他们各自祈祷,或是与家人一起祈祷,包括透过媒体,在精神上彼此相连,体验到上主的拥抱超过空间的限制。
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HorstSeehofer)7月6日也有同样的感触,他提醒欧洲应“成为一个持守价值的团体,所有欧洲国家都应显示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宗的声音是否得到了聆听,以及正在结出果实?
教宗说,“每个基督徒和每个信仰团体都蒙召成为天主的工具,为穷人的脱贫和进步而效力”(《福音的喜乐》劝谕187号)。
1454年,罗马圣座若干日耳曼裔的成员,组成了一个为亡故穷人服务的团体。15世纪末,一座日耳曼风格的圣堂兴建完成,并沿用至今。
“这些实际上已一直在履行服务职责的人:以传道员的身份宣讲天主圣言、以主教或堂区司铎的名义领导偏僻地区的教友团体、或者执行社会慈善工作,实在适宜让他们藉宗徒传下来的覆手礼得到强化,以便他们靠着圣事恩宠更能善尽其职务
主持人陈磊+丽丽夫妇介绍了活动的流程:团体首先请圣家像进各组组长夫妇家庭,时间一月,于下次恩爱圈活动奉回,组内迎送次序抽签决定或各家依次轮流。
为了具体实现耶稣的愿望,所有人都被召叫在病人身旁作见证,并成为一个「医治的团体」,从最弱小和最易受伤害的人开始,愿全员成为一体。关于对这群人的照顾,广泛都承认有需要在道德和实践方面作出澄清。
挑战是活泼信德的标记,是一个寻觅上主并保持眼睛和心灵开放的活泼团体的标记”。
教宗认为,上主今天要求耶稣会藉着祈祷和分辨成为自由的团体。这并非“赞扬轻率”,而是因为“向后退不是正确的道路”,“在分辨和服从中向前迈进”才是正确的道路。
为此,教宗勉励青年「培养团体的经验、分享的喜乐和服务的热忱」,并持续梦想着手足情谊,把他人视为「发现自我的道路」。教宗承认,走出舒适圈、离开电视机前的沙发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