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程度上,人们在教堂里感受到了自己心有所属的归属感”,奥卡莱克枢机说,他在自己的教区亲眼目睹了这一点,尽管他所在的这个教区只有短短3年的历史,但教区会议的讨论和交流感觉就像“村民们聚在村子广场上一起讨论彼此感兴趣的问题
左边是:次雅各伯、达陡、安德肋;其下是:斐里伯和长雅各伯。他们每人拿着自己为主殉道的刑具。
在一首《在主里祝福你》的悠扬圣歌中,在夜幕降临、大雨渐停中神长教友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繁忙紧张却很有意义的探访慰问活动圆满结束。
看看这位福音的见证人,我们也学到了上主临在于各种处境中,并召叫我们居住在自己的时代里,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生活,分担世界的欢乐与悲伤。
“我们可以让我们所领受的加倍增长,为了爱他人让生命成为爱的奉献,还是我们被困在虚假的天主形象里,出于恐惧把我们所领受的珍宝埋藏在地底下,只为自己着想。”教宗由此邀请信众自问:“我会以我的生命去冒险吗?
孩子们来堂里,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家长也会跟着一块来。这样一些平常不常进堂的教友们,也会陪着孩子们经常进堂。
在我们的信仰生活里,除了弥撒和早晚课,似乎再没有了其它内容。传教属于主教、神父和修女,圣经更是神职人员的专利,以至于平信徒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传福音、学圣经的想法。
公元20—25年保禄在耶路撒冷受教于老师加玛里耳足前,从而成了一名法律博士,取得了诠释天主的圣言和讲解根据法利塞人思想形成的各种传统礼规的资格。
相反地,那些偶像崇拜或时代流行风尚却是人造的仪式,与福音的真理相去不知几千里。两千年前如此,今天亦然,因为那些同样的价值和原则今天遭到伦理道德相对主义的攻击,成了时尚潮流打击的目标。
教宗保禄六世在《在新世界中传福音》的宗座劝谕里明确指出:“将福音带到人类的每一个阶层中,并且由于福音的影响,从内部改造和革新人类……归化个人和团体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