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平凡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感动了台湾社会无数的教内外同胞朋友。 站在我面前的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真的会是一位绝症病人?一点都不像啊!我急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原委,在这位前辈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些问题益发急切,特别是在我们遇见无法超越的困难时:学业的困难、失业、家庭纷争、友情或爱情、疾病或伤残,当今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危机而导致的资源缺乏。我们不禁自问:我从何获得希望?
梵二大公会议对俗世社会的态度有了一种基本转变:教会向全世界开放了。教宗方济各正是义无反顾地沿着这一条路线向前走着。
贫穷反而创造出条件,使人在诸多限制之下,全心信赖天主与人亲密同在,同时在祂恩宠的支持下,自由地肩负起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贫穷反而创造出条件,使人在诸多限制之下,全心信赖天主与人亲密同在,同时在祂恩宠的支持下,自由地肩负起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在这物欲横流,网络飞速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盈,节奏越来越快,相应地,婚姻与家庭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另外,本着忏悔的精神,至少在一天当中戒除娱乐活动(可以是真实或者虚拟的)及不必要的消费,将相应的一笔钱捐赠给穷人或扶助教会或社会性质的善工,特别是有助于捍卫和保护生命,也可以获得大赦。
这位来自穷乡僻壤小纳匝肋的年轻木匠,不仅讲话有权威、能治病行奇迹、能驱魔,而且能复活死人等,令当时的犹太整个社会震惊而轰动。
教宗继续表示:我们习惯生活在一个主张不要天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父母不再教子女祈祷,他们连划十字圣号都不会。
他自己成了第一位实践者,给基督敞开了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他以莫大的能力,一股来自天主的能力,把看似不能逆转的潮流转了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