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慰和神枯是依纳爵在四百多年前提出的两个灵修概念,描写的是人心内两种截然不同的灵修经验和精神状态,体现了我们个人与上主之间的亲密或疏远关系。
欲立耶稣为王(6:14-15),耶稣却隐退了,群众努力寻找耶稣,在找到耶稣之后,耶稣要他们做“天主的事业”——就是信从他,但他们却要求耶稣显一个奇迹来给他们看,好叫他们信从,而且他们以其祖先曾吃过天赐的“玛纳”
如今正是悦纳的时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时日(格后6:2);让四旬期为诸位真正是一个“悦纳的时期,救恩的时期。”主一直教导我们:“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天父那样慈悲。”
我想这个很正常,因为教宗是普世教会的领袖,他不管你是欧洲的富人还是移民的穷人,没吃没喝的人。在他心中,他们都是自己要关心的人。但欧洲国家的政府,肯定要关心能接收多少难民,什么时候接收。这肯定会有张力。
现在需要普世教会内的兄弟姊妹来与我们同行,发挥公教普世性的优势,接力捐献资金或医疗物资,共同抗击人类的疫魔。(希望在没有疫情或疫情不严重的地方教会提供医疗货源信息,由德国明爱与当地教会合作订购。)
2008年3月9日,重庆若瑟堂青年会的部分教友在堂区神父和修女的带领下,一行11人前往云南,开始了朝圣之旅。
在现在的社会里,神父离职已不是很新鲜的事,不过我遇到了好多类似的个案,有的离职了,有的还在困惑中煎熬。所以想就这个修道人情感危机问题来尝试作一探讨。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出自顾拜旦教友的挚友迪登神父的名言。奥林匹克精神“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则出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总主教的证道。
天主教学者耿永顺写到:我个人认为,更合理的解释是,在唐朝某年的圣枝主日,某景教神父在讲道,其中有三位中国女信徒,穿着当时的服装,在洗耳恭听这位神父的精彩讲道。这个场景被永久性保留下来。
在此,我们只提出亚尔斯本堂圣维雅内神父的例子:维雅纳神父立即爱上了亚尔斯那所破旧的教堂,把它当做自己的父家。他从头开始布置它,即由祭台开始,整间圣所的中心和存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