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那次研习会,催生了“信德文化研究所”的成立。2001年在纪念“信德”成立十周年的时候,《信德学刊》创刊。十五年显然只是一个驿站,确切地说更是一次反省学习的机会。
在梵二大公会议准备阶段,维托里奥威尼托(VittorioVeneto)主教卢恰尼祈愿大公会议指明在复活的主的教诲中所固有的“基督徒的乐观主义”,对抗相对文化“悲观主义的传播”,同时谴责那种忽略“信仰本质
另外,在我们每天30分钟的播音节目中,除了新闻报导外,还有一个广播节目,内容包括:人格与信仰成长、活的信德、基督徒的婚姻与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神操、圣乐文化、主日弥撒讲道,以及认识教会。
(一)处身当代世界:《指南》引述:「执事身为教会的成员及圣职人员,应在他的生活和职务中,常常记住这现实:他应熟悉当代的众文化,也应熟悉时代的渴望和问题。
他说,这两位前任“不仅向我,而且向全世界展示了如何为祂去爱,去服务,去劳动和受苦……我既没有若望教宗的‘心灵智慧’,也没有保禄教宗的准备和文化,但我处在他们的位置上,我必须努力为教会服务。”
感谢天主的创造,此时,此情,与彼,于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地域,天主给了我们共同寄托哀思的时间点。
由董志远神父介绍信德文化研究所举办“铎职·福传·传媒”讲习班的情况;第二步于12月17日召开了主题为“共建教会”的第二次会议。
天主圣神知道如何使那些远离基督福音的宗教思想文化价值逐渐基督化。圣多玛斯说:不论来自任何方面的真理,都出于天主圣神。古往今来的每个人都在救主基督内受生和被爱,都以基督为最终目标,都与基督有关系。
其次,塔尔索人扫禄(希腊语“SAULOS”),对希腊文化非常了解。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希腊语,对希腊思想和文献了如指掌。他能够和希腊的斯多噶派哲学家辩论,能用抽象的希腊思想解释天主的奥迹。
也许,在我们的文化中太注重直觉与感性思维,太相信个人的直觉、感悟,太关注在人和对象之间建立一种生动的、感性的、直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