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每日弥撒经书》时代(1963-1970年),就记得亡者弥撒的读经:死在主怀中的人,是有福的,圣神说……他们的功劳,永远不离开他们。(默14:13)愿天主酬报他们。
进德公益的合作伙伴,早产儿联盟的马佳年主任不仅为慈善而跑,还安排5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终点接站。
二零零二年脱离印尼独立的东帝汶,是亚洲天主教徒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一百一十四万多的人口中,逾九十二万为天主教徒。东帝汶已与教廷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并在罗马派驻大使。 汶莱于八四年脱离英国独立。
设法成立更多的福传团队,进一步拓宽福传途径,深入学习先进教区和堂区的福传经验,多措施、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地把福传事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教区、堂区从上到下,从点到面都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以更好的福传佳绩献礼信德年!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信德年的主题,这一次他讲解了«信经»中关于耶稣升天的经文。教宗表示,藉着耶稣升天,人类在天主面前赚得一位护慰者。
「当参与弥撒时,你宁愿听到以额我略圣咏诵唱直接配合礼仪年、节期或庆日的对经,还是希望再次听到《让我们同聚一起》这样的歌曲?」 「一周又一周,这些改变对于人们体验信仰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一位年届六旬的北京教友张玛利亚动情地对信德网说,而她的感受在朝圣归来的教友之中颇具代表性。
«信德之光»的引言部分(1-7号)阐述了撰写这份文件的两个动机:首先是重新认识信德的光能够照耀全人类这一特性;其次,藉着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揭幕50周年举行信德年的机会,加固人对信仰所敞开的广泛视野的认识
对于社会热议公民抗命,夏神父指公民抗命早于一八七○年已在教会内发生,因当时政府突然收回教会为结婚者註册的权利,要求所有圣堂举行婚配圣事前,新人须在婚姻註册处登记,高主教便公开向政府表达公民抗命的意愿以保障教会
早些年教会特别注重念经,早晚必念,进堂参加弥撒也以念经为主。神父台上作拉丁文弥撒,教友台下念半文言文经文,参与弥撒昏昏欲睡,虽口中呢喃有声,但心已梦见周公。我曾问修女:怎么好多经不明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