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日两岸的日课经本和弥撒经书上均还是这样介绍:“聖曼德是德蓮(瑪大肋納)與拉匝祿的姐姐……”(参见下面的《每日颂祷》《感恩祭典》繁体版本截图)。
临走时堂里的柳叔叔、陈阿姨、段叔叔热情地把两位老人平安送上车,并相约下个主日再见。下个主日到了,毕爷爷和梁奶奶早早来到了弥撒点参与弥撒。
我开完会马上就会来(背景音乐:《忙与盲》李宗盛)第二幕旁白:又到了一周的第一天—主日了。王强的母亲正准备带着全家去教堂过主日,敬拜天主,可是王强还坐在电脑边工作。
2025圣年复活主日,教宗方济各亲自来到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向罗马城和全世界颁赐降福,并发表复活节文告。
从另一观点看,教堂也象征基督的净配和圣神的宫殿(圣堂奉献日另一颂谢词)。圣堂的奉献礼指出教会与基督的亲密关系,以及圣神的临在;两种图像所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
第一,在每主日弥撒前后组织教友进行圣经分享,学习圣经记载的有关救主降生的奥迹;号召大家做九日敬礼,虔心祈祷,悔改补赎,以洁净的心灵和普世教会一起迎接救主耶稣的诞生。
在明清鼎革、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在天主教初传中国、受到打击之时,她们挑起了传扬天主教的重担。她们分别是杨廷筠的女儿阿格奈斯、佟国器的夫人阿加斯和徐光启的孙女甘第大①。阿格奈斯是杨廷筠正妻吕氏的女儿。
在每年四旬期第一主日,我们会回想起耶稣自己被圣神驱使朝旷野里去,要让祂在自由意志下接受试探。一连四十天,祂──道成肉身之子,会站立在我们面前,并与我们同在。
这第四个主日也提醒我们加紧准备自己,聆听天使的传报,常怀善意,打开大门,迎接主耶稣的来临。降临期第四主日的主题是:厄玛奴耳,意即,天主与我们同在。
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教宗国”特别强调主教和神父的世俗权利,以及今天的以权利衡量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社会潮流,有些人,甚至包括个别的主教和神父们,忽视了主耶稣所赐给的“圣事性权力”,忽视圣事的虔诚与神圣,忽视赦免人的罪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