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教会的发展,有效地推进堂区的荣主救灵、传扬福音工作,在黄老师的建议下成立了慕道接待组、礼仪组、圣经宣讲组、圣歌咏唱组。
1点半左右游行队伍到达本笃庄墓地,下葬礼仪由石家庄教区梁国辰神父主持。神父们降福棺材后,遗体入殓。祝福墓穴后,在教友们齐念天主经的声音中,蒋主教遗体得以安葬。
此外,也强调宗教界人士言行一致和立善表的重要,需要传扬教会的社会训导,保护受造物,深入研究如何准备要理传授,革新礼仪,推动统一圣诞节及复活节日期,制定纪念殉道者节日,推动在圣座机构中使用阿拉伯语,采用共同的阿拉伯语天主经
雕像人物是妊娠的原住民妇女,曾用于教宗方济各本月4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的礼仪。鲁菲尼部长就此事件回答记者提问,表示:“我们已多次重申,这些雕像象征著生命、多产和大地母亲。
当天礼仪的福音记载,右盗恳求被钉十字架的耶稣说:「当祢来为王时,请祢纪念我!」因此,耶稣向右盗保证:「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
教宗在礼仪讲道中阐明三大要点:一、弱小者能为众人的益处带来宝贵讯息;二、天主的首要心愿是拯救众人;三、本届祈祷周的主题「款待」。
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讲述荡子回头的比喻(参阅:路十五1-3、11-32)。教宗指出,这个耳熟能详的比喻有一个「独特的背景」,也就是:众税吏及罪人们都来接近耶稣,为听祂讲道。
耶稣善牧的形象是本主日礼仪的核心。《若望福音》描述了耶稣善牧细心关切祂的羊群,认得每一头羊的名字。羊群听从善牧的声音,懂得区分善牧与盗贼。
在礼仪开始之际,教宗提起司铎和医生,说:「上主复活后三周,教会今天于复活期第四个主日庆祝善牧主日、耶稣善牧。这令我想起许多牧者在世界各地为信友献出生命,在这次全球疫情中也不例外。
此外,堂区之间也需要彼此合作、协调礼仪时间。“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堂区如同‘团体生活’,‘大家庭生活’。司铎必须带领这支走出去的队伍,必须帮助自己的助手和家庭‘留在外面’,去寻找疏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