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中发现《木偶奇遇记》不仅是一则童话,更是人性与人类旅程的故事,就像我们传承的基督信仰传统那样。这个故事具有讽刺意味且引人好奇,寓意丰富”。五次活动与《木偶奇遇记》的故事线紧密贴合。
徐书文神父在讲道中提到:“教堂是天主临在的地方,是我们信仰天主的人共同聚会祈祷的地方,也是我们基督徒共同的家,希望大家一起维护和建设好我们的家,为信仰作生活的见证。”
教宗在信函中,鼓励青年善用社交网络,以勇气和创意“传播他们建立的价值观:友谊、和平、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对话、家庭和基督信仰价值”。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通过升国旗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教友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仰与爱国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问题是大部分人不愿意实践!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们都是这些破坏的既是利益者,不愿意牺牲;二是心中一份重重的无力感,好像做甚么也扭转不到这个大趋势。
也就是说,对一切人,在一切事上忍耐,这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爱是坚忍的,承受从他人方面来的一切怪癖、毛病、无礼、过错、缺失、误解等,这就是实际行动来表现的担待。
原来南丁格尔有着更高的目标,她的虔诚信仰使她发出了炽热的爱,她效法耶稣去服务有疾苦的人。她曾给她的姑母写信说:无论什么事,必须以天主的爱做基础。谁能说基督所受的痛苦不是残酷无比的呢?
他们在事后还分享说:‘该地区太荒凉了,不是人生存的地方。’首次植树的高杰种了七十六颗树,体会到农民的生活艰苦。他说:看到那片荒漠和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心中觉得愧疚。
不但为人而言约束太多,警察也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人越从法律中找漏洞,法律越多,于是警察也越多。当大家都很自然地遵守规则,你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人民的公德心。
据信仰通讯社综合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及耶稣会相关传媒报道,在港耶稣会正在加紧在香港筹备申办私立大学,推广文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