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玛窦福音》所记载的,在最后考核中,重要的是对受苦者行的爱德,而非学历文凭;是不分彼此地对所有人敞开的大门,而非只向“获拣选者”开放的窄门。
但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非但不怕死,反而应天天准备死亡。这又怎么理解呢?一个基督徒,他拥有对主的信仰,全心听从主的安排,一心遵照主的教诲去生活,心甘情愿地背着自己的十字架,一步步走向死亡,他对死亡没有恐惧。
弥撒后,我和教友们在堂院布置马槽,不经意间,脸上有些许冷飕飕的感觉,当你刻意去追寻,它却隐得无踪迹,这雪很有情致。
有一种“世俗的悲哀会带来死亡”。但是,当他回想起基督对他的爱时,伯多禄的泪水便化作“按照天主圣意而来的忧苦,能产生不再反悔的悔改,以至于得救”(格后7:10)。
今天我们看圣经中《撒慕尔纪》上第18章,记载了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国王撒乌耳的故事。他手下有一位名将,就是后来成为国王的达味。有一次他们出去打仗,大获全胜。
教宗方济各从当天福音中耶稣讲的这句话出发,谈到金钱和俗世忧虑。他说,耶稣明确指出:金钱和俗世忧虑窒息天主的圣言,它们是田间的荆棘,阻碍土里种子的成长,正如撒种比喻中所讲述的。
联合国及世界各国都举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预防艾滋病的发生,关爱艾滋病人的生活。
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放弃了律师的高薪,心甘情愿地到各地去宣扬主的福音。作者十分重视基督徒应该心中常怀喜乐,因为只有心中喜乐的人,才知道如何去爱,更知道如何与别人分享他心中的基督之爱。
有一位美国人,周末带着9岁的孩子去钓鱼,河边有块告示牌写着:钓鱼时间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止。一到河边,父亲就提醒孩子,要先读清楚告示牌上的警示文字,那位孩子很清楚只能垂钓至下午四点。
春节将至,寒冷以他最后的嚣张席卷整个西北大地。柳常青老会长裹了裹身上的粗布棉袄,艰难的在风雪中向前挪动着脚步,沿门“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