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8)教宗表明,「圣母对天主救恩计划的应允,乃是将自己的生命全然交托于天主。这应允关乎对天主旨意的完全信赖和全然待命。
此外,由于日前见报的一篇教宗访谈报导了贝尔格里奥想像自己会在罗马蒙主恩召,而非回去阿根廷,遂令人心生遐想,以为教宗不想访问阿根廷。因此,在这次的机上记者会中,也有人提出这个疑问。
所以我们要参与他以苦赎罪的工作,也该援助那些缺乏生存基本需要的人,牺牲自己的智慧能力物质钱财,使他们也能感受天主的大爱和基督的救恩。
相反地,我们正正是透过经历这一切,并与为爱而被钉死和复活的基督在一起去面对,才找到这些经历的救恩和意义。每位必定带着各自的伤口,将会与基督一同复活。
如果我们基督徒在生活中,也能像刘姥姥一样,做一个坦荡而真诚的人,散发出强大的正能量,也是光耀主恩,上主必祝福我们。
直到今天人们因耶稣的名字依然能够驱除魔鬼,行奇迹,只有信他名的人才能得救恩。教友魏淑琴: 我会首先告诉对方,人的一生应有一个信仰作为精神上的支柱,人才不会在纷杂的社会中迷失方向。
然后,在救恩史上,我们看到了亚巴郎的榜样:天主召叫他离开他所熟悉的世界,与主一道踏上了一条探险的征程(参阅创12:1-4)。
下山的路上,我们默默地为这里的山民祈祷着,愿天主赏赐他们奇恩,赐给他们火热的心,做传扬福音的见证者。“我栽种,阿波罗浇灌,然而使之成长的却是天主。”(格前3:6)
下山的路上,我们默默地为这里的山民祈祷着,愿天主赏赐他们奇恩,赐给他们火热的心,做传扬福音的见证者。“我栽种,阿波罗浇灌,然而使之成长的却是天主。”(格前3:6)
如今正是悦纳的时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时日”(格后6:2)。因此,没有必要将今天与过去的其他愿景相对比。仅仅重申已有的宗教信仰是不够的,这些信仰无论多么真实,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