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先从当天第一篇经文(依三十五1-6,10)阐释,所有人蒙召超越一切疑惑和沮丧,因为天主的救恩“覆盖整个人,并使人重生”。教宗接著表示,我们蒙召皈依,这是圣洗者若翰和耶稣宣讲的基础。
需要给予天主对奉献生活的特别召叫一个“毫无保留的答复”,好让发了神贫、贞洁和服从愿的人的福音见证真正有效。教宗用这句话指出了度奉献生活的人的使命。
请众同祷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我们虽然身边有了救世主,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要靠主的圣宠去生活,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主的圣宠,离开了主的圣宠,我们一事无成。那我们怎样能保持这天主的圣宠呢?
这必定促使人“省思我们对共同家园的责任”。“科学与信仰能够且必须对话”,因为“二者都蒙召引领我们了解世界”。
枢机指出,许多所谓“隐形人”,即穷人、移民、老年人、无家可归者,以及原住民,“可能感到自己的是外人”。我们应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教会团体的一份子。
也难怪,踏入了社会,与社会人一同交往,脑子里灌输的也净是些闲杂事物,所以肯定不能像从前那样一心一意地注视天主。
教宗的讲辞提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他自问:“教宗到大学去做什么呢?或对大学有什么可说的呢?”。教宗自答说:“可以确定的是教宗不能设法以权威把信仰强加给他人,因为信仰只能自由地赠给人。
看,一位贞女,将怀孕生子,人将称他的名字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1:23)让我们知道圣母的被拣选在旧约内已有预言(参创3:15;依7:14等)。
但是,很多人好像仍无动于衷,耶稣再次的发出了慈悲的召叫。祂要求教会订下复活期第二主日为「救主慈悲主日」,今年是四月十五日,由教区第二总铎区会负责庆祝事项,狄刚总主教将会来主礼。
假先知往往会有两个极端的表现:要么,告诉众人,在天主前什么都是好的,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因为天主是无限仁慈的;要么,他们宣讲天主是恐怖的,随时会惩罚人,人的一切不幸都是自己或家人罪恶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