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达这一联系,他为在神学院时就认识的真福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特别撰写二十余个音乐选曲,又为教宗本笃十六世,诠释各种圣经人物及圣人的生活。
其中最为虔诚者如前任特首曾荫权,每天上班前均要先步行到中环坚道教堂早祷,以至于每到清晨教堂门口都如同小型新闻发布会,挤满了为各类政坛新闻而追访特首的记者。
这类似于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在此境遇中整个人上升至一种境界。当代宗教学家贝尔说:“宗教是人建立神圣的活动。”
由此可见,圣体与圣言和每个教友的信仰生活应三者并重。在此我们可以聆听一下黄敏正神父的分享,关于弥撒感恩祭礼中,圣言如何加深我们对圣体圣事的认识。
除了吃饭和睡觉,上网、读经、祈祷便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渐渐的我发现,默默陪伴我的还有天父和圣母妈妈,在日食圣言中,我如饥饿者饱飨了膏脂,灵魂生命也日见丰盈,我清楚地感悟到这是何等的恩宠。
祈祷词常常是根据人的具体要求而发生变化,涉及的内容有祛病强身、消灾祈福、生活安宁、生产丰收、消除战争等等。祝祷可以有专职神职人员代祷,也可以集体祈祷,或个人祈祷;可以高声颂祷,也可以默祷。
一次我遭遇到了车祸的重创,致使我在一年半内做了两次伤筋动骨的大手术,两年中我不能自理生活,整个人极度地苦闷。多亏父母的精心照料,我后来才能拄拐行走。
也许我可以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辩解,但唯一难以辩解的是,你让十字架进入你的生活了吗?最后看他的传教工具:自己坐公交或者干脆走着去,直到后来才有了一辆教友给的旧自行车。
教宗在视频讯息中指出,这主题「提醒我们,复活主耶稣始终生活并临在於祂的教会内,尤其在祂的圣体圣血内。基督在我们中间的临在不只是个慰藉,更是一项保证和一个召唤。
谈到办告解者的羞愧心态,教宗表示,他们因自己犯的罪过及不得不向另一个人坦言这罪过而感到羞愧。羞愧是一种铭刻在人生活中的内心情绪,它要求听告解神父秉持一种予以尊重及鼓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