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病残者一位因脑梗瘫痪多年的老人,当神父为她受洗后,主内一位姐妹每次去看望她时伏在她耳边反复教她在心里呼唤:耶稣救我!
于不同岗位上传教阔别非洲五年后,陈倩盈表示与一些当地的联繫变得薄弱,故她在去年十月前往肯雅,用上两个月去了解再往当地传教的情况。她将于当地贫民窟的一所中学教授宗教科。
在这几天,让我们忘记过去,去学习那使我们内在的生命成为可能的恩宠。让我们在心中默祷:主啊,我在这里无所期待。这好像是在说:我只期待祢,期待祢所要给我的。
一个人,如果一心只愿向前追赶,而没有心情去辨认是非,分析问题,会变成盲目的匆忙。这种盲目的匆忙,反而妨害了真正的创造与发明。我们在工作上要争取速度,在心情上却要不慌不忙。
堂区可加强培育配套谈到教会角色,生命伦理资源中心主任吕志文神父认为,堂区可尝试透过加强家庭培育去介入问题:「我们可以透过婴儿领洗前的家长培育,或小孩上主日学其间,给父母安排课堂,借此传递家庭培育和管教子女的信息
该善会负责人孙致民说:我们服务对象都是边远山区的贫困、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的常年瘫坐在床上,有的身体还有残疾,我们定期去帮助他们,就是想进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让老人们生活的更好一些。
2016年7月,教友们和神父一起去洽谈并购买了一块宅基地。同年10月10日由教区李稣光主教举行奠基仪式,正式开始圣堂的施工建设。建设的过程困难重重,但并没有阻挡教友们建堂的热情。
教宗警惕要当心一个巨大的危险:倘若把十字架从光荣中挪去,就会陷入过度推崇胜利的心态,「毫无爱情、服务、怜悯和子民」。
礼仪结束后,部分教友又驱车前往乐清翁垟堂朝拜,下午去金炉堂朝拜后返回温州。
派遣礼由蔡惠民副主教主持,他讲道时指出,香港教会派遣传教士到海外传教,反映了本地教会团体的成熟程度,在显示出这个团体愿意以开放的心,在不同的地方、文化与方式,去分施天主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