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是忏悔的时期,也是克苦的时期,但其目的不在於自身,而在於与基督一同复活,更新我们在圣洗圣事中获得的身分,也就是再一次由上而生,在天主的爱内重生(参阅:若三3)。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向坐满大殿的神长信友说:“今天的礼仪邀请我们分享天上诸圣人的喜悦,体会他们的欢乐。圣人不是少数受特选的一类,而是数不尽的一群,今天的礼仪勉励我们举目瞻仰他们。
文件也写道,照顾孤儿、吸毒者、残障者的爱德工作也兴起了,来此地朝圣的也有东正教信友和穆斯林。和平的讯息圣座教义部的文件审视了梅久戈耶讯息的核心方面。
二、朋友圈子扩大了好多,信息广泛,自然知识面就增加很多,并且因为大家有信仰,爱主爱人,不会欺骗人的,相互信任,大家真诚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勉励。
信仰是凭着天主的爱对天主是爱的认识。天主的爱则让我们越过令良知无所适从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狭窄的前景,睁开眼睛看到及认识全部现实。
他说,基督信徒要以生活见证向不再有能力举目望天的世界表明,天主是始终爱他们的父亲。 教宗首先谈到基督信仰的根基,因为若没有这个基础,整座房屋都要坍塌。
教宗因此勉励众人进行良心省察,行爱德;爱德虽然要求我们「有所付出」,但能使我们更加谨慎,以免「狡猾的」魔鬼进入。教宗解释道,上主要求我们「保持警醒」,免得陷入诱惑。
但许多人虽然死在天主的爱内,却仍有许多瑕疵。就如老要理本上说的:那种有宠爱又有小罪和罪罚的人,他们在享见天主无限的美善之前,仍需进一步的净化。
教宗解释说,耶稣浸入约但河水中的时候,向我们表明了祂的计划,因为祂背负了我们的罪过,为使我们变得与祂相似,祂给我们指出爱的道路。当天主日福音记载耶稣受洗的事迹(参阅:谷一7-11)。
欧洲的教会通过在台、韩的各修会团体,对于二者的战后社会重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树立起教会正面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