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年(天启二年)徐光启入朝,上海龙华的士绅上书朝廷,为编修历法的外国传教士罗亚各、汤若望请功,于是皇帝赐“钦褒天学”之匾,悬挂于教堂。1633年(崇祯六年),徐光启逝世。
耶稣,我相信你,我依靠你,我爱你而生,爱你而死,一切为爱慕你,直至永远爱你,亚孟。
依撒意亚先知肯定天主的话有创造及给予生命的能力说:“比如雨和雪从天降下,不再返回原处,只有灌溉田地,使之生长萌芽,偿还播种者种子,供给吃饭者食粮;同样从我口中发生的言语,不能空空地回到我这里来;反之它必实行我的旨意
圣妇的雕像被安置在已确定好的位置後,安提约基亚马龙尼礼宗主教拉伊枢机将为此主持弥撒圣祭。卡西亚隐修院是圣妇丽塔生活过的地方。
在祝圣圣火仪式上,各堂举行了蜡烛游行,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紧随神父,走进圣殿,人们陆续点燃手中的蜡烛,大家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高唱阿肋路亚!热烈庆祝主基督的复活。
这个加里肋亚谦卑的少女在《赞主曲》中表达的欣喜,今天成了全人类的赞美歌,歌颂上主垂顾了众生,谦卑的受造物,把他们接到天上,与祂在一起。上主垂顾卑微的人,使他们受到了举扬。
他最重要的贡献在於《奥斯陆协议》,并因此於1994年跟伊扎克·拉宾(YitzhakRabin)和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Arafat)一起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敬畏上主并不是恐惧,不是的,而是按照天主给我们的祖先亚巴郎的诫命生活:‘我们应在天主面前行走,度无可指摘的生活。’谦卑,这就是谦卑。敬畏上主就是谦卑。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向悲伤绝望的地方宣报救恩的来临:那是人远离天主的绝望处境,但这救恩所宣报的便是上主的来临,使一切有所改变;上主紧紧抓住人,「使他重新再造」。
耶稣在受洗後展开了祂的救恩使命,祂的态度有如「谦卑又温和的仆人,仅凭藉真理的力量,如同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他不呼喊,不喧嚷』(卌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