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基督徒的祈祷」是5月13日周三公开接见要理讲授的主题。继上周展开新一轮以祈祷为题的要理讲授后,这是教宗方济各第二次深入探讨祈祷是什么。
圣座封圣部部长贝丘枢机在册封波罗为真福的弥撒讲道中引用了新真福的一句话:“圣人是天主一个永恒的启示,通过他们的生活能辨认出天主。”
去湖南洪江当志愿者不是你们女孩子做的,对你们未来有什么好处?这两个小姑娘就是来自邢台的第五届利玛窦志愿者李晓玉和尹佳姿。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一通湖南洪江那儿的环境有多么差等等。
去年春天,在本堂西,邀请举办了教友中配偶一方的对象,他们都很冷淡的,有不信的,尽至阻挡辱骂的中年人学习班。学员近30人,在这四个多月学习期间,学习课题分为四个阶段。
也就因为骑自行车背着一个里面装着圣事用品的鼓鼓囊囊的挎包,被抢包贼误以为装着贵重物品而劫走,神父为此不得不再花几百块钱为自己购置,那都是神父传教时必备的啊。
经历了多次手术后,他的下肢部分瘫痪,而且不断忍受癫痫的折磨。正如他从血腥战场回来后伤口依然皮开肉绽,他的右手臂也失去了知觉。1923年,他决定参加利物浦教区组织的朝圣团前去露德圣母朝圣地朝圣。
通过爱心人士的帮助、修女们的服务,这里有了爱,有了人性的尊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十位麻风病人也成为了天主的儿女。
在逃的少年很快投案自首。后来少年认老妈妈为亲妈妈,老妈妈也把他当亲儿子看待。这位老妈妈承受了丧子的痛苦,用一颗宽恕爱人的心,原谅了这位少年凶手,谱写了一曲大爱的乐章,这就是宽恕别人所带来的力量和结果。
从某杂志上看到二则关于传教方面的故事,是有关慕迪先生的。故事之一,说美国芝加哥一圣经学院有位慕迪先生,工作很忙,他立志要每天至少对一个人传道。
人对天主的话语有两种态度,即听了就服从的,以及从起初就拒绝的。然而还有那些即便跟着被请之人到了婚宴,却因没穿礼服而被赶出去。主人对客人的问话很触动我:朋友,你怎么到这里来,不穿婚宴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