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很多教友父母,平时自我感觉良好,每当自己的儿女或亲戚朋友需要我们讲解初领圣体或者婚配的道理时,结果不知道咋讲,没什么可讲的……因此推脱、推卸给某位教友专家,有的就干脆直接扔给神父
我们承认自己是罪人,需要悔罪,需要告解并经由神父获得天主对我们的宽恕。这样,我们便为参与弥撒而做了妥善的准备,而主日弥撒则最为重要。在主日,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其他的教友一同朝拜天主。
在此我们可以聆听一下黄敏正神父的分享:前言初期教会使徒时代的弥撒分为三个部分:圣道礼仪、圣祭礼仪和领圣体礼。关于圣道礼仪,“在分享饼酒之前有圣道礼仪,其本源自犹太教。
图为2005年8月,湖南益阳县光荣天主堂的李神父和教友到太原教区朝圣时在太原总堂前的合影。教会给传教员交付了讲授教理的使命,他们参加这项神圣的工作,是要培养听者活泼的信仰,建立基督的身体。
一次,杭州教区的李刚神父在弥撒中讲道,提醒教友要把日常生活与福传挂钩,向外教人群传福音,不论他人听不听,信不信,而你只管讲,不要有顾虑。那练太极拳又怎样和福传挂钩?总不能把福音从拳头上打出去吧。
有一天,当大家在举行黄昏弥撒时,一位约近七十岁的老太太,竟走到祭台前,献上十元人民币,请神父为她献弥撒,她的单纯率直使人感动。
同时邢台备修院的高保金神父、德兰修女会的修女多方呼吁募捐,王宠林主教也给予了有力支持,各堂区都为取名“程实”的弃婴祈祷做弥撒,几个村的教友送来吃的和穿的,看病期间,帮助惠东夫妇照顾老人孩子、种地收庄稼。
有的教友认为“神贫”是神父、修女们守的圣愿,与我无关,教友只要守好天主十诫、圣教四规就可以了。有的教友把“神贫”理解为“实贫”,所以富人谈不上“神贫”。个别教友不知“神贫”是什么?
早年就读巴黎大学,善于雄辩的他在24岁时相继获得文学与哲学博士学位。朋友们认为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名誉、地位、财富在向他招手。这时,他结识了耶稣会创始人依纳爵·罗耀拉。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煤矿职工宿舍,没有教堂,教友也只有3位,离神父和教堂又比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