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不像祖先吃了‘玛纳’仍然死了;谁吃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参若6:51-59)群众听到这些话,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希望各位主内兄弟姊妹都能在整个玫瑰月内,格外加强热心诵念玫瑰经,并默想玫瑰经的奥迹,以响应法蒂玛圣母的号召,以唤起灵魂深处对圣母和耶稣的敬爱和效法,不断地改邪归正、弃恶向善,好能使自己在荣主益人的灵修生活中日益进步
她肩负耶稣的你们要使天下万民成为我的门徒(玛28:19)的使命,先后把教外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亲朋好友、病友等领进教会27人。
上主期待我们的回应则是祈祷和彻底的自我奉献,而非昏睡、刀剑和逃散(参:玛廿六40,52,56)。”因此,教会“必须以各种方法推行牧灵工作”,除了祈祷,也要“关怀”那些处在“痛苦之夜”的人。
(玛5:13-16),呼和浩特教区神长教友以实际行动践行主耶稣的教导,在疫情面前,谱写了一曲基督徒的大爱之歌。
(玛廿七46)教宗阐明,耶稣向来称天主为父亲,但是「在孤独的深渊,祂第一次呼求『天主』这个泛泛的名号」,而且声嘶力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连祢也舍弃了我?」
神长们指出,耶稣的名字是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因此,即使圣堂关门,人民足不出户防疫,忍饥受饿或是生病,「天主始终与每个人在一起,临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基督的门徒也当如此,他们“因接近穷人、弱小者、病患、服刑人、遭排斥和被遗忘者,以及没有食物和衣服的人”而被认出是基督徒(参阅:玛廿五31-36)。
圣座大使在这一切援助上看见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并将他们的善举形容成「水龙头」。这些水龙头虽然数量众多,但还需要「大型水道」,也就是「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特定国家的援助」。
消息传出后,短短数小时内,教宗方济各便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并未点明佩尔枢机的事件,说道:“在四旬期这几天,我们看到了耶稣遭受的迫害,以及经师如何对祂紧追不舍:清白无辜的耶稣遭到赶尽杀绝,被定罪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