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十三34)」教宗表示:「有人曾说,天主降生成人是为了能够哭泣,哭泣祂子女的所作所为。耶稣在拉匝禄墓前的哭泣是朋友的哭泣。这次却是天父的哭泣。」教宗以荡子比喻中的父亲为例,阐述何谓天父的哭泣。
这个纳匝肋少女领受了天使报喜後,便急速起身前去帮助奇迹般怀孕的表姐依撒伯尔(路一39-56)。教宗强调,玛利亚带给年迈的表姐和整个世界最大的恩典就是已活在她内的耶稣。
如果我们朝这条路前行,我们永远不会犯错。教宗继续说,殉道者和许多圣人走了这条路,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仆人。此外,耶稣还加上另一个警告:我认识我所拣选的,并说我知道你们中的一个人会背叛我。
当他看到耶路撒冷城,并预见到它在劫难逃的毁灭时,他曾不禁伤心落泪(路19:41),同样,他也为他朋友拉匝禄的撒手人寰而潸然泪下(若11:35)。面对自己的死亡,他感到“忧闷、恐怖”(玛26:37)。
——路12:13-21“请吩咐我的兄弟与我分家吧!”看来这个人还是很有“头脑”的!只是聪明都装在了“钱眼”里。分家了,算账了,当然一定要请一位大家公认的、正直的人,给自己主持公道——分清家产!天哪!
(参阅:路廿三42-43)教宗阐明,「在那一瞬间,右盗的曲折经历显然获得了新的意义:他在一旁陪伴主耶稣受难。而那一刻也证实了主耶稣的人生意义:祂随时随地施予救恩。
教宗列举了耶稣亲口传授的比喻,诸如:半夜敲门求饼的邻居(参阅:路十一5-10),以及寡妇央求不义的判官(参阅:路十八1-8)。
当天的读经一讲述伯多禄因纳匝勒人耶稣基督之名治好了胎生瘸子(宗三1-10),福音所记载的是耶稣显现给前往厄玛乌的两个门徒的事迹(路廿四13-35)。
但是,在三部福音中,耶稣却谈到一种永远不得赦免的“亵渎圣神的罪”(玛12:22-32,谷3:22-30,路11:14-23及12:10)。
他在念经前省思了西默盎用来定义耶稣的这三种「美妙至极的方式」(参阅:路二22-40)。从未发生的事当天选读的福音记载,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按照法律在天主的居所献上耶稣,「以牢记生命来自于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