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清晨去教堂,弥撒中前排坐了一个小伙子,看上去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他前后左右甚至不时地离开自己的座位,逮住谁就问谁他不知道的正在进行中的礼仪问题,整个弥撒的过程他是茫然的、忙乱的,不和谐的,唱歌不知道用哪个歌本
圣若瑟的大名,教会内几乎无人不知。如今圣若瑟月,伴随教会的四旬期而来,是再次提醒我们瞻仰并默想圣人的德表,在圣人的转祷下,定志在生活中努力向圣人看齐,生活信仰,善用主恩!圣人的为人处事,是大家共知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七月二十四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的三钟经祈祷谈话中强调:「人必须受到向真理开放、关切正义的良心的主导,来为天国服务。」「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争取天国。」
,医治我们身心的创伤和心中的忧虑,使我们的生命得以重生。
元月十五日星期天中午,罗马圣伯多禄广场聚集了许许多多的罗马市民和各国朝圣人士,他们乐意和教宗本笃十六世一起颂念三钟经,并聆听他的讲话。教宗这次讲话的内容是当天的弥撒福音。
前不久,《信仰与生活》主编王养毅神父托人送了我几本书,是刚出版的一年前去世的宋宏斌神父的文选。近500多页的书,还没有看完,就想写点文字,给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感想。
这块布巾长24公分,宽17公分,上面的人像经过研究,不是出于人工绘制,而是从一个人面孔上的血迹汗迹直接印上去的。这块布巾上的面孔到底是谁的?它的来历如何呢?
高高的钟楼,雄伟的教堂,这是沧州教区的主教座堂。
耶稣以这种方式告诉祂的门徒,祂不满意人们所说的,因为信德不能因道听途説而增进。龙基神父表示:耶稣所寻求的答案不是言语,而是人;祂需要的不是定义,而是亲身参与。
这位教宗让整个教会明白,如果没有感恩圣事,不汲取启示的真理,个人的信仰将会衰微甚至死亡。我敬爱庇护十世还有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