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世界上的一切:肉身的贪欲,眼目的贪欲,以及人生的骄奢,都不是出于父,而是出于世界。这世界和它的贪欲都要过去;但那履行天主旨意的,却永远存在。
教会为纪念主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史实,在耶路撒冷信友列队重走昔日主耶稣被门徒与群众簇拥入城所走的路线。大家手拿树枝,唱着奉上主名而来的当受赞美的经句,游行全城,最后到达复活堂,举行夜祷。
读了2015年11月26日的“信德”第5版刊载的《蹲在废弃锅炉房里的神父》一文很是感动。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天国的美好。文中的主角作为一名司铎,他的衣食住行竟不如现在贫困的人群!
于是,村里的一些人渐渐外出,大家都漂泊在外为各自的生活忙碌着,我们一家也不例外。渔民的生活是艰辛的,一家五口挤在一条船上。所以,只能带些必须的东西,其它的都留在家里。
这次可是真正地回国、应该说回家乡访问,因为他的行程围也仅限于他出生、成长、就学、教学和从事牧灵工作的地方,也就是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邦而已。相信日后教宗还会有机会回国进行更广泛的牧灵访问。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阐明希望与死亡的关系,强调在基督内安息的人是有福的。教宗指出,死亡对相信的人是一扇完全敞开的门,对怀疑的人则只是一线从孔眼中透出的微光。
海林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梵蒂冈发布《世界的光:教宗、教会与时代征兆》(暂译),书中逾有九十项答问,由梵蒂冈书局出版,原文为德文,暂有意、英、法和西班牙文译本。
位于华埠加萨琳街的天主教圣约瑟堂24日下午举行的中文弥撒,900余名教友汇聚一堂,并共同见证125名闽籍新教友受洗成为教会的兄弟姐妹,更有52名教友经过数月的学习和考核坚振圣事。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传》一书的日本作者平川佑弘称其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
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为中国新福传、正视人生的信仰、家庭民主信仰和基基团训练等,主讲者为公教教研中心负责人徐锦尧神父。徐神父曾两次到宁夏为圣母会修女讲课。已76岁的他仍精神矍铄,风采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