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仅有的两间教室还是用饲养室改建的。小学一年级一间,二、三年级合用一间轮流上课;四到六年级学生去一次学校需要走四十多分钟的山路,而且每天都要走两个来回,无论刮风下雨都是如此。
而这“我”字也就刻划出祂自己就是天主,在玛窦福音中用了三十一次,马尔谷福音中用了十三次,连最不用希伯来词语的路加,(路加福音中从不用"、阿爸、厄里、拉比"等这类希伯来词的)也用了六次。
在大哥的葬礼弥撒中,堂里很多教友,特别是福传组和北京教区神学班的100多名教友,包括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赶来为他送行,献上他们深深的哀思和祈祷,令我十分感动。
在她的行动上,看到了天主,看到了新的耶路撒冷,以前以为耶稣只在圣经里,在两千年前的那个时代,而今,天主的恩典就在今朝,在每时每刻中临在于信从他的人。
姥爷年轻时就得了大病,远嫁河北的姐姐无法回家伺候,而母亲最大的弟弟也才12岁,是母亲一人拉着地排车,到20多里远的城里给姥爷看病,那年她才17岁!没有钱看病,没有钱吃饭,看着痛苦的父亲,母亲伤心不已。
其实,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只要拥有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幸福就无所不在。穷人简单的生活也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幸福。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里,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传教事业举步维艰。随着解放战争打响,传教事业日趋暗淡,其间无数神职、教友以生命、鲜血为基督信仰作见证,他们以鲜血浇灌福音种子,奠定赤峰教会的根基!
深深的皱纹、浓浓的笑意和慈祥的眼神里蕴含着怎样的淳朴、真情与大爱,表现了怎样的基督徒品德!1979年,当这张面孔出现在挪威奥斯陆时,整个世界都向她,或更好说,都向她所代表的基督信仰投以赞许的目光。
也正如此,耶稣在圣殿里施教,犹太人都惊讶说:“这人没有进过学,怎么通晓经书呢?”
这就好像一个热源,如果在一个房间里面有个暖气装置,而且是点燃着,这个房间自然会有温暖。神父与教友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